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87)(2 / 2)


  本来就没什么事,只是吸入了迷烟晕了一会儿而已。

  赵璋在他脚边坐下,将他的双腿放在自己腿上,替他揉了揉,说:那个设计陷害潘默的女子已经抓到了,当时见到她的人不少,有人画出她的相貌,很快就找到人了,不过她当场就自尽了,来不及阻止,线索又断了。

  沈嘉坐起身,皱着眉头说:我这一路都在想,他们为何要抓我,当时的情景,如果他们要杀人,我已经没命了,但他们似乎想要活捉我,所以才让我有机会反抗,可抓我的用意是什么呢?

  威胁朕?赵璋猜测,如果这两拨刺客是同一批,那肯定还是冲着他来的。

  沈嘉也只能想到这一点,他趴在赵璋肩头问:可咱们的关系应该只有蒲战知道吧?他不是早死了么?

  他既然知道,那经手查消息的自然也知道,就算他们没查,那天夜里你与朕一同出行,想必还是落入有心人眼中了,就算猜不透我们的关系,也知道你是朕的宠臣,宠臣嘛,自然是有价值的。

  那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不是说已经有怀疑对象了吗?是否要反击?

  朕派凌靖云南下查探了,先确定朕的猜测才好发动,不过如果他以为能用刺杀来了结朕的性命那就太天真的,就算朕死了,这皇位也是赵庭的。赵璋摸着他的脑袋说:朕决定近日就册封庭哥儿为太子,这次的刺杀让朕想通了,意外无处不在,朕得先将后事安排好。

  沈嘉不爱听他说这个,你只要不出宫,谁还能拿你如何?不过你平日吃的用的一定要格外小心,尤其是入口的食物和用的熏香,别让敌人钻了空子。

  若是对方真有如此本事,那只能说朕命该绝已。赵璋与他说了些南靖王的事情,包括上一辈人的恩怨,皇位之争自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皇家没有兄弟情,就如现在的北陈王、河阳王等,也不过是表面顺从而已,朕时时刻刻都得防着他们。

  沈嘉陷入沉思,他在想赵璋告诉他的南靖王的事情,那位的封地应该相当于海南广州那一带,在如今还是比较荒凉的地方,但沈嘉知道,那边可是有天然的大港口,如果海商果真发展起来了,那岭南绝对不会穷。

  他将自己的猜测告诉赵璋,要知道南靖王是否有能力造反,只要让凌指挥使瞧一瞧岭南的商业即可,还有,可以查一查长安城里有无南方来的海商,那些卖舶来品的都要仔细盘问一番。

  这话提醒了赵璋,他们搜查刺客都会偏向于没有路引的黑户,但如果对方是光明正大进的城呢?谁会怀疑一家在长安城开了几年或者更久的商铺呢?

  你说的有理,朕明日就让人去查。

  御膳房送来了晚膳,因为沈嘉在用药,太医交代过不能吃太油腻,今晚的菜色便以清淡为主。

  沈嘉看到那一片绿色眉头就皱起来了,清淡也不代表要吃素吧?而且怎么能让皇上跟着我吃这么简单的食物?

  赵璋端起一碗小米粥,夹了青菜入口,淡淡地说:朕今日去了相国寺,原本就打算茹素三天,你若是不想陪朕吃素,可以另外开一桌。

  沈嘉讪讪一笑,哪好意思自己吃独食,端起饭碗开始吃饭,其实御厨的厨艺高超,哪怕是青菜豆腐可做的非常美味,他有些后悔刚才嫌弃的话了。

  两人用完晚膳,一同去浴池泡澡,沈嘉今天在地上又滚又爬的,回来只换过衣服,早就想洗一洗了。

  洗到一半,他突然问:这相国寺应该挺有钱的吧?

  赵璋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问,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听沈嘉靠过来说:你看,相国寺的香火旺盛,接待的大多数都是达官贵人,我娘一次捐香油钱都是几十两,更别提那些高门大户的贵妇人们了,而且相国寺有山有地,寺庙里的僧人伙食简单,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招待客人的斋饭还是收费的,那价格简直是天价,这一年下来净流入的资金肯定不少。

  赵璋往他身上泼了一瓢水,打趣道:你不会是想打相国寺的主意吧?那毕竟是寺庙,佛祖栖息之地,朕可不敢抄了相国寺的库房。

  沈嘉表情直愣愣地看着他,你想什么呢,我岂会这么想,那跟抢有什么区别?

  那你是羡慕相国寺生意好,也想建一座寺庙分杯羹?

  沈嘉觉得自己的脸都要扭曲了,自己在赵璋心目中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啊?

  皇上,您实话告诉我,我是不是特别贪财?

  贪倒不至于,但朕觉得你应该挺想赚钱的。

  沈嘉发现无法反驳,他还真的挺想做点生意什么的,也不是非要自己经营,就是做点投资,给点建议的那种,好像不干点什么就对不起自己先进的知识理论。

  咳,没那么夸张,我只是想到,既然相国寺这么有钱,那完全可以让他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点善事啊,之前咱们不是谈过要找些大富商建立基金会吗?如果以相国寺为目标呢?他们是否会同意?

  自然不会。赵璋一脸冷漠地摇头,别看那群和尚一个个看起来清心寡欲,但内心不定如何有野心呢,否则一恩也不会作为国师多年,父王器重他,赏赐给他的东西比我这个儿子的还多,相国寺确实有钱,但你以为他们养武僧不用花钱吗?寺里不少和尚都是有妻有子的,只是外人不知道而已。

  这他们不怕被人发现?

  这如何能发现得了?就算把证据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完全可以说那是以前的孽缘,一刀斩断即可,而且一恩大师在百姓心目中的位置比朕还高,他一句话,百姓指不定怀疑朕陷害他呢。

  沈嘉沉默着,这时代的佛教确实很兴盛,信仰佛教的百姓很多,百姓们生病了不找大夫,找神婆巫医,出事了不找官府,找菩萨佛祖,这种事太常见了,但这未必也不是因为穷导致的。

  当百姓们知道求爷爷告奶奶无用时,就会把希望寄托在神灵佛祖身上,祈求上苍保佑,但如果百姓丰衣足食,这种信仰就会慢慢淡化。

  沈嘉暂时打消了让相国寺做善事的念头,从浴池出来,他没有留在这间寝殿,而是跟着赵璋回了他的宫殿。

  你之前提议的报纸具体是怎么操作的,跟朕说说。赵璋突然提起了报纸一事,沈嘉才想起自己写好的方案忘记交给他了,也是这几天事情太多给忘了。

  走,跟我回去看吧。沈嘉拉着他从密道回到沈府,两人出现的太突然,把院子的下人吓了一跳。

  沈嘉让大家别声张,只点亮了书房的灯,找出那份策划书给赵璋看。

  赵璋已经习惯了看沈嘉写的策划,每一部分大概是什么内容心里有数,因此看起来非常快,一遍看完就明白这报纸比他想象的更有用。

  赵璋恨不得抱着他亲一口,太能干了,如果满朝官员都能有沈嘉这样的本事,那朝政就好办多了。

  来,给朕说说为何要叫报纸?

  沈嘉解释道:因为是在纸张是记录要报送的信息,所以简单取个名,报纸可以按内容分为许多种,咱们现在要办的是传递国家大事的政治报纸,所以也可以取个响亮一点的名字

  沈嘉借鉴了一下前世的经验,问:既然是给老百姓看的,不如叫百姓月报如何?一个月刊印一期。

  名字不重要,但是要将报纸传送到偏远地区可不容易,很难做到天下皆知,而且印刷报纸成本不高,但传送的成本就不低了。

  皇上不要心急,一样东西要风靡起来就很容易传开,报纸便宜,内容丰富,可以先在长安发行,长安好几家书铺都在外地有分店,可以让他们代售,只要销量好,他们自然会想方设法运到外地去卖。

  一旦形成规模,我们就可以将刊印的版权卖给商家,每一期的内容先给他们,可以让他们带到外地去刊印,这样比印好了运到外地更节省成本也更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