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7)(2 / 2)


  因为下午还要办公,因此大家也没叫酒,周砚之以茶代酒敬了沈嘉一杯,似笑非笑地问:沈大人可想好去处了?

  沈嘉看出他心怀不轨,但也不怕他,心想:我连皇帝都得罪了,也不怕得罪你。

  官员调动是朝廷的事,何必我来想呢,总归能为朝廷效力即可。

  大家纷纷赞扬:沈大人高义!

  周砚之暗道:虚伪小人!然后笑眯眯地说:我叔父乃是户部尚书,听他提起,各部如今都缺人,我们这批进士很快就会被分配出去,若是在座的各位有想谋取的职位,还得快点下手才好。

  他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巴结一个没有背景的状元有什么用?又不能帮你们升官发财。

  果然,大家眼睛一亮,纷纷把目光挪到周砚之身上。

  周兄可是定好目标了?

  周砚之不会傻到告诉他们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只笑不答,在别人眼中就是已经定下了前程,瞬间就引来了不少羡慕的目光。

  周兄家里有人相帮,确实可以选个最好的去处,可惜我等孤苦无依,只能自谋前程了。一名四十岁上下的文士感慨道,说是孤苦无依倒也不见得,能混上榜单的人也不傻,在此之前都去拜过码头,朝中势力错综复杂,但找个能帮他们的官员并不难。

  空缺毕竟是有数的,不想像曲大人那样一辈子都当个小修撰就得努力钻营,这么一想,大家到是和周砚之有了更多共同语言,把沈嘉撇到了一旁。

  周砚之暗暗得意,看吧,沈嘉除了一张脸还有什么值得人夸耀的?这朝中岂是一个人孤军奋战能行的?

  到了夜里,下衙后,周砚之去拜访了户部尚书周擎,两人虽然是同族,但已经是远亲了,但周砚之高中后,再远的亲也可以立马亲近起来。

  周尚书对他和颜悦色地说:今日皇上过问了吏部尚书关于你们的安排,目前六部的空缺有七个,其他各部也有小十个,势必是要立即补充人员的,王长卿知道皇帝之前看重状元郎,所以提议将他调任礼部任员外郎,被皇上驳回了。

  员外郎是从五品,如果皇帝同意了,沈嘉一下子就升两级上去了,周砚之幸灾乐祸地问:皇上为何不同意?

  说自然是说他还年轻,没有经验,不堪大任,不过这么一来,他反而把二甲头名的许清和提上去了,这许清和是江西人士,父亲是江西知府,今年三十二,正是稳重而体力富强的时候,皇上如此安排倒也没错。

  那周砚之有心问问自己,又怕显得太过冒失。

  周尚书老政客了,哪里看不出这侄儿的心思,笑着说:你别急,咱们周家在朝中的人脉很广,陛下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你留在长安的可能性不大,八成是要外放的,不过你也别觉得这起点太低,你与别人不同,只要在任上连续三年政绩为优,自然是能一级一级往上升的,在地方升迁可比京中容易多了。

  周砚之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面子上有些过不去,但还是问了一句:不知定了何处?

  江南自然是去不得的,我给你选了个湖州,湖州乃是中部鱼米之乡,也是富庶之地,你去当个六品主簿,等三年后,那湖州知府蓟阳舒调任后,再安排你顶上,如此一来,晋升之路也不会太显眼。

  周砚之当即明白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郑重地表示了感谢,叔侄俩亲密地说了会儿才算完。

  第二天,翰林院果然就有调令来了,一天之内,周砚之外放,二甲头几名也基本去了六部,其中一个名叫吕宏斌的翰林竟然是皇上钦点的工部郎中,调任前被皇上接见过一次,据说皇上甚是满意,前途大好,令人羡慕。

  一连几天都有官员离开,沈嘉这个状元反而无人问津,大家一开始都以为皇帝有更好的位置留给他,可是随着空缺都补完,大家发现沈状元没捞到一个职位,于是立即有人讥讽道:状元又如何,还不是只能在翰林院修史籍,我看皇上是看他太年轻了,怕他不顶事。

  沈嘉倒是不怎么在意,他已经预料到自己要坐冷板凳了,这会儿皇帝还在气头上,他肯定也不敢去走关系外调,只有等一年半载他忘了自己后才敢动。

  高升的同僚们都摆宴庆祝,沈嘉是必请的人物,久而久之,大家也不怎么把他放在眼里了,甚至敢当着他的面问:不知何时能吃到沈状元的酒?

  沈嘉不与他们计较,笑眯眯地说:快了,下个月初五就是沈某的乔迁之喜,不知各位可否有空来喝一杯?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来,沈嘉的那座宅子还是皇上赏的呢,不管如何,皇上心里肯定也是记着他的,至于为什么还没调任,恐怕是没找到合适的位置,于是纷纷表示一定会去的。

  如果他们知道沈嘉得罪过皇帝,别说坐在一起喝酒了,估计得离他十里远。

  沈嘉经常喝得半醉回家,何彦总要唠叨他几句,然后捧上一碗热腾腾的醒酒汤。

  还是我家阿彦好啊,我要是没了你可怎么活啊?沈嘉泡在浴池里,热水没过他的胸口,殷红的两点若隐若现,在白皙的皮肤上格外惹眼。

  何彦虽然是直男,但有时候看到沈嘉这样也会忍不住心思荡漾,只能错开眼说:我一辈子都是您的奴才,只要您不赶我走,我一直都在的。

  十五岁,在沈嘉眼里还是个孩子呢,逗他说:你的卖身契我准备拿去消籍了,你一个人当奴才是无所谓,以后要成亲生子,这个身份就不好了,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要不要我给你找一个?

  何彦闹了个大红脸,僵硬地说:您省省吧,您的眼光那么差,还是算了。

  这点沈嘉不敢苟同,我眼光怎么差了?我随便找一个就能找到真命天子,这眼光能差?要不是两人闹掰了,沈嘉绝对会把这件事当做一辈子的荣耀来纪念。

  是是是,但我一个奴才,不用娶公主郡主的,只要老实本分即可。

  沈嘉转个身,把脑袋没入水中,咕噜咕噜憋了一会儿起,冒出头来说:等你遇到了跟我说一声,我一定帮你们风风光光地办一场婚礼。他没有的,总希望身边的人可以拥有。

  第十二章 皇上召见

  翰林院渐渐恢复了平静,该走的都走了,留下来的人再想寻求机会补缺就没那么容易了,有关系的官员早就把空缺占满了。

  而且留给他们的机会不多,三年后又是一轮科举,到时候又有新人进来,他们的机会就更少了。

  一鸣兄,今晚我约了吏部侍郎去红河谷,那边已经回复我应约了,你跟我一起去吧?陈子安是沈嘉的好友,之前一直为他马首是瞻,算是沈嘉在长安收获的第一个迷弟。

  陈子安家中经商,在当地算是首富,但放到长安城就不够看了,这次也是砸了重金下去才请动了吏部侍郎。

  沈嘉弹了弹他的脑袋,笑骂道:你个傻子,这是你千载难逢的机会,带上我做什么?你就不怕机会被我抢了?

  陈子安摸着脑袋说:我只是觉得一鸣兄才学过人,不该这般守着,你缺的只是个机会,你比其他人优秀多了。

  没人不爱听好话,沈嘉笑着说:我知道我很优秀,所以你不用担心我,是金子总会发光,我年纪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陈子安动动嘴唇,想说他太天真了,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从前他也不信这个,以为凭着自己的才学肯定能得到重用,结果比他差的人一个个都有了去处,他被家里人教训了一顿,才不得不走上巴结贿赂的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