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百八十七章 北海国事(七)(2 / 2)

崔琰在继续寻访郑玄的其余弟子。

至于郑玄本人,还在考虑当中。

不过赵风觉得,郑玄跟自己离开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毕竟给了郑玄多种选择的余地,相当于赵风还是很尊重郑玄的。

这天。

管亥走进中军大帐,对赵公一拱手:“启禀主公!”

“所有愿意跟我走的军、民,现在都在大营外,等候主公的安置!”

赵风点了点头:“先让他们,入驻旁边的那座临时大营。”

“修养几天后,让两千士兵,护送其余两万三余百姓,返回冀州,前去安平国休养生息。”

“相关事情,我都已经派人传回去了。”

河间国、安平国、清河国,都需要人口。

但相对来说,河间国需要面对幽州和渤海郡方面的威胁。

清河国,需要面对青州平原国和兖州东郡的威胁。

所以安平国可以说是,最安全的地方。

这也说明,赵风对管亥的这一部分人,是有特殊照顾的。

管亥对赵风一拱手:“多谢主公!”

“那么返回冀州的路线,应该走哪条?”

赵风把自己怎么来的路线,告诉了管亥:“就按照这个路线返回。”

管亥一拱手:“喏!”

“末将这就去安排此事!”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下午。

赵风收到崔琰派人送来的书信。

说已经找到了十余位,郑玄门下的弟子。

然后联合这十余位,一同前去劝说郑玄。

最后郑玄同意,跟随大家一同前往并州。

只是没有明确表态,去了并州后,到底是入仕,还是当个老师,安心教学。

不过赵风对此,也毫不在意。

只要人去了并州就好。

哪怕他既不入仕,也不去摇篮书院当假院长。

只要他在并州,自己设立一个书院去教书,也是可以的。

信中最后交代,两天后,便会带着这一行人,返回大营驻地。

看完信,赵风知道,两天后,北海之事,就全部了解。

自己便要率兵前往徐州了。

也不知道,在徐州,会发生些什么。

除了既定的粮食意外,也不知道,是否会有意外惊喜。

比如这次北海之行。

除了既定的管亥和太史慈。

崔琰前来应辟,就是意外之喜。

如果自己不来北海的话。

崔琰因为无法西去,最终也不会投入自己的怀抱。

那么最终,崔琰就不知道,会向谁去效力了。

两日后。

崔琰走进中军大帐,对着赵风一拱手:“启禀赵州牧。”

“尊师和其余十余名弟子,都已经进入了军营。”

赵风沉吟了一下:“你稍后带着一行人,前去旁边的大营。”

“那边都是管亥大军的亲属。”

“休息几日,便会返回冀州。”

“而我们,需要继续出发前往徐州。”

“你的老师和同窗,不适合跟我们一起行动。”

崔琰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中军大帐,去安排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了。

赵风刚刚沉吟,是在考虑要不要现在就见一见郑玄。

最后思虑再三。

还是决定不见了。

毕竟自己与其他诸侯,还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