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九章 大妇上门(2 / 2)

曹磊回头看了看,发现杨澜与蓝玉坐在摄像头拍不到的死角坐着,瞪着眼看着自己。

曹磊回过头:“就少数服从多数,继续讲君臣斗。”

曹磊摆好了香烟与茶杯,开始了工作。

(曹磊说相声):乾隆跟刘墉下了万佛楼。他冲刘墉一摆手:“你回府去吧!”

────“皇帝恼火了!”盗凉人说。

“就是我,我也窝火。”飞舞手说。

(曹磊说相声):乾隆心中说,你赶紧走吧,再跟我这儿待会儿,我连裤子都得扒给你啦!

────“哈哈哈哈哈哈哈!”一阵笑声响起了。

(曹磊说相声):刘墉遵旨回府了。乾隆出琼岛,回宫来到养心殿,就是南书房啊。坐那儿想碴儿生气。怎么?本想找刘墉点儿毛病,把“罗锅”俩字儿去消,两万两银子免了;这倒好,不但“罗锅”没去掉,还搭出不少东西,自己差点儿光膀子回来。

────“皇上真的这么赏东西吗?”有人问。

调皮小胡子:“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他是皇帝,说话要算话。”

“对!不是说皇帝是金口玉言。”心舞扬说。

(曹磊说相声):你们是不是认为皇帝怎么会这样?一边儿扒,一边儿送?

────“对!”众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曹磊说相声):按清史上的规矩,皇上赏什么东西,就是那么一说,然后由太监拿来再赏给,不是现从身上扒。

────“那你为什么这么说?”老大还小呢问。

“对呀!”

曹磊笑着手指摄像头:您说什么?我为什么这么说?我要不这么说,您能乐吗!

“哈哈哈哈哈哈!”

一波打赏又是迎面而来,压着曹磊差一点窒息了。

(曹磊说相声):乾隆坐在养心殿,正这儿烦哪。一抬头,看见一块匾。上写“雅乐和平”。这四个大字,笔力雄健浑厚,字体刚劲挺拔,乾隆看着出神儿啦。

乾隆这个人哪,好“文”。很喜欢作诗、题字。一辈子作了九千多首诗,诗是不少,可一首也没流传开,您就知道他这水平怎么样了。还特别爱写字,走到哪儿写到哪儿,就拿“燕京八景”来说吧……

────“哪八景啊?”端木风问。

(曹磊说相声):就是太液秋波、琼岛春荫、玉泉趵突、芦沟晓月、蓟门烟树、西山晴雪、金台夕照、居庸叠翠,哎,八景。每处都有一块碑。全是乾隆写的,皇上写的字儿,谁敢说不好哇?都得捧着他。大伙儿这么一夸他,哎,他写上没完啦!

────“全是马屁惹的祸!”有人说。

(曹磊说相声):乾隆一看,这块匾上的字,写得好。谁写的呢?严嵩。严嵩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宰相,是个书法家。字写得好,您现在想看严嵩的字还有,北京前门外有个酱园子,叫“六必居”。哎,那块匾就是严嵩写的。

────“严嵩不是奸臣吗?”有人问。

“字写的好不好,与忠臣奸臣无关。”调皮小胡子说。

(曹磊说相声):乾隆一边儿看一边儿想,严嵩是明朝人哪,明朝有写这么好字的人,难道我朝就没有吗?细一琢磨,有哇,现成的,刘墉就是书法家,还是个画家。刘墉字写得好,画得也好,就一样儿不好,只要他不高兴,是不写不画。

刘墉,字石庵。画扇面儿最拿手。刘石庵的扇面儿嘛,这是在论的。可惜留下来的太少了。就是因为他不画,刘墉越不画,他的字画就越值钱。

────“对,物以稀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