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章





  精美的木床上端坐着一个人,没有白天嬉嬉闹闹时生动的表情,此时正严肃的看着他,见他投去视线,那双红润的唇瓣微微张合,似是有话对他说。

  魏游耐着性子等了一会儿,但对方没吱声。

  那双熠熠的黑眸子明显缀着话语,魏游不急着问,总有人耐不住的,但这回江盛一反常态,等他净手入榻也没等到对方发声,仅有一道难以忽视的目光追随。

  魏游旁若无人地闭眼假寐。

  戌时不到亥时,换算成现代计时也才晚上八点多,远远不到他睡觉的时候,以往商务谈判日夜颠倒来回飞是常有的事,后来名气上涨才好了许多,但长年累月的奔波让他的生物钟紊乱,即使穿越到古代也不见得好多少。

  除非,江盛睡在他身旁。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失眠是可以治的。

  江盛身上有一种不同于熏香的淡香,他万分确定这不是自己心猿意马的幻觉,而是肯定,这种香气若有若无,在穿越前三天十分浓烈,之后一直淡淡的,除了他长久睡的床榻沾染上些味道外,平时根本无法察觉。

  近段时日,因为晕船呕吐,他让人单独架了个单人榻分床而眠,失眠复涌而来,很是头疼。

  解决方法很简单,如果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大荆男子,或许直接叫了自己的媳妇暖床无可厚非,甚至在观念里就是天经地义,但魏游不同,他是个受平等教育的现代人。

  良好的教养不允许他借男权身份强迫一个人抵足同眠。

  更何况,对方眼底满是抗拒。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床内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直到他的塌前停下,魏游睁开眼,就见江盛蹲下身下巴抵着榻沿,用食指和拇指小心夹起他的衣袖,轻轻拉动。

  少年人脸皮软糯白嫩,扭扭捏捏一抹红根本遮不住。

  “喂,能不能借我点东西。”

  “我有名字。”

  “魏游,”江盛花了极大力气才开口,不仅是因为这件事,还有面对的人,他自我解释,好比求讨厌的人做事,心里总归不舒服的,“能不能借我一样东西。”

  魏游坐起身,简洁道:“说。”

  因为注视对象变高,江盛被迫抬头仰望:“就是那什么。”

  “什么?”

  不知想到了什么不可描述的,江盛往回抽手时一用力,把脆薄的里衣袖子撕开一道口子,他小心觑魏游,心虚地一点点松开手指背到身后,又掩耳盗铃般伸出两只手把袖子两侧合在一起,假装没坏。

  大概是魏游的视线太过灼人,江盛沉默地起身掏出自己的小囊袋,把上回魏游给他的夜明珠放他手里,郁闷:“这衣服怎么材质这般差,这个赔你。”

  魏游卷曲手指,没收夜明珠,他没说这料子是御赐的,以丝滑透凉著称。

  江盛还沉浸在丢了唯一身家的悲痛中,等魏游再次发问才回过神。

  “就是,那个,肥皂,”他左顾右盼躲避对视,大概是捡肥皂的事流传太久,他才会想歪,“我想借用一下。”

  这么纠结,魏游还当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新肥皂他有三块,给对方一块倒是无妨,不过……破破烂烂的袖子看着不顺眼极了,再加上这张看上去机灵实际好欺负的脸,到嘴的话改了口:“行啊,今晚暖床就借你。”

  等价交换不算强迫。

  隔日清晨。

  魏游醒来神清气爽,难得有个好觉,不觉心情舒畅百倍。

  他轻手轻脚下床,宽大的床他只占了一半,另一半被贪睡的小猪霸着。他是趴着睡的,一侧脸颊贴着凉席,四肢舒展睡姿糟糕,大概是快醒了,粉嫩的脚丫子一晃一晃。

  居然真有人为了肥皂卖身。

  魏游笑着摇头,起身洗漱后前往后厨就着粥简单吃了点,就在后厨等着,昨日与陈富说好今早教送一批来教做肥皂。

  由于魏游醒得早,等人闲着无事又画了一张模具图,桃花菊花四叶草福字等简简单单的模子,到时候将皂液倒入模具中,凝聚时会变成好看的形状,单一的圆形方形虽实用,但富贵人家买东西是相外貌的。

  一见钟情的条件:好看才行。

  香皂同样适用这个真理。

  等模具图送去给铁匠,陈家船工才姗姗来迟,又是一阵诚惶诚恐怕怪罪,魏游习以为常,没去管他们,兀自开始肥皂工艺制作。

  第一回演示的还是热肥皂,只不过用料换成了废油。

  第二回才是冷制肥皂,温热的猪油中加入调好的碱水混合搅拌,底下无需舔火加热,低温状态下持续不断搅拌至淡黄色的酸奶状,因为没有萃取精油,直接将肥皂倒入竹筒中,保温静置。

  “好了。”

  陈富仅是在一旁看着就紧张个不行,他擦了擦汗靠近魏游:“王爷,这门手艺,柘部落的人……”

  “昨夜已经通知下去,观摩者仅可自用,不可告知他人,若是谁泄了秘……”刘和德扫视周围,在场的人无不低下人表示顺从。

  “那就好那就好。”

  肥皂仿制简单,魏游知道他的顾虑:“倒也无需担心过多,等肥皂售卖开定会有人争相仿制,到时候秘方不再是秘方。”

  他倒是没想到用官威禁止,官盐打压无数,私盐可曾禁了?

  “那可得占个先机才行,”陈富在经商方面脑子转得快,没有魏游提示下很快想到了办法,“贩米者无数,我陈家米行入东岭不早不晚,却能站稳脚跟一路到现在,靠的不仅仅是优质粮米,而是陈家老祖在米袋子上拓的‘陈家米行’四个大字,而其他米行却未想到这简单的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