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6章





  他不知自己有多久没听过顾荆之的声音了,真的,好想他。

  那天晚上,在舍友的鬼哭狼嚎下,顾荆之和他聊了好一会。既然接了电话,那就得问个明白。顾荆之问他在文城生活得怎么样,能不能适应那边的风土人情,在学校又过得怎么样,有没有认识什么新朋友,学医是不是很辛苦,很累的时候会怎么做。

  他问了很多,萧良节有的回答了,有的糊弄过去了,但整体还算和谐。直到对话被顾荆之那边突然出现的一个声音打断。

  “你怎么回来了?”这是顾荆之的声音。

  “来找你玩啊!”这是不知道是谁的声音。听上去挺年轻的,应该是跟他差不多的年纪。可他不记得顾荆之身边还有和他相同年纪的小男孩。

  “你等等,我打电话呢。”顾荆之说,“太晚了,你睡觉吧。”

  萧良节被舍友的鬼哭狼嚎声震得听不太清:“你说什么?”

  电话挂断了。

  没听清的最后一句话,无端出现的小男孩,萧良节忽然怒气上涌,直接把枕头扔在了失恋的舍友身上。

  其他两个人都惊呆了。他们绞尽脑汁也没拦住他发疯,萧良节一个枕头就解决了?

  萧良节沉声道:“别嚎了,睡觉去!再不老实,我就拿你提前练练解剖!”

  ……

  顾荆之挂了电话,看着眼前的小男孩,说道:“你怎么又跑过来了?”

  少年比了比手指:“我想来看看你啊!”

  “大晚上过来?”顾荆之挑了挑眉。

  “那怕什么。”少年说,“我都上大学了。”

  眼前的这个少年叫贺存,是贺澄的亲弟弟,和萧良节是同一批的高考生,比萧良节小一岁,现在在江州音乐学院读书,弹得一手好钢琴,未来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大钢琴家,到世界各地开巡回演奏会。

  当初摆在贺存面前的有两条路,一个是培养出不少大明星、大艺术家,几乎是公认第一的申城音乐学院,另一个,就是稍微逊色一点,但也不是很多,关键是有他哥在的江州音乐学院。

  贺存眼珠子一转,爽快地选了哥哥,带着大包小袋的行李欢欢乐乐地来到了江州。

  贺澄天天忙工作忙得要头秃,根本没时间去多管一个中二病晚期的小弟弟。贺存来了之后,他带他吃了一顿火锅,给他买了生活用品,饭卡里充满了钱之后,就把他丢去了学校,之后,又把贺存塞到了他这里。

  反正日理万机的贺总是不打算管。

  顾荆之有过多年养孩子的经验,贺存在他这里过得挺愉快,渐渐地也有些黏他。没课的时候就会跑来找他玩,这回居然大半夜来了,真是让他无可奈何。

  一只小猫跳上床铺,用脑袋蹭了蹭贺存的手背。

  贺存看了小猫一眼,喜笑颜开地把它抱起来:“小糖豆,想我了没?”

  顾荆之看着贺存抱着的小花猫,伸手摸了摸它的毛。

  这只猫就是以前萧良节养的那只。这一年间,罗丽丽调了部门,从后厨房帮厨变成了服务员,工资多了,也更累了。渐渐就没有心力再去养一只猫,于是就想把它送回原来的主人家。是他遇到了带着猫准备送回原籍的罗丽丽,主动把猫要了过来。

  他本来是想给顾飞白养的,他小时候就想养只猫。但那时候,顾荆之说什么都不答应。因为养猫需要钱,买猫粮、猫砂,定期打疫苗,还有除虫、化毛,算下来是笔不小的开销。当初养活自己都费劲,没有多余的钱再养一只猫,所以被他拒绝了。

  但等他想给顾飞白抱养一只猫时,顾飞白又不想养了。也没别的原因,就是懒。没办法,猫都要来了,也不能送回去。顾荆之只能自己养,给它买了好吃的,买了玩具猫砂,一应设施都备齐了,还给一年多没有名字的猫取了名字,就叫糖豆。

  糖豆是个秉持“有钱就是爹”理念的猫咪。当初跟顾荆之讨食不成,看见他就龇牙咧嘴,顾荆之养了它之后,糖豆在好吃的猫粮、好睡的猫窝中逐渐迷失自我,天天看见顾荆之就要挨挨蹭蹭,小嗓子要多细有多细,活脱脱一个优雅的淑女,跟之前的大嗓门相比,完全判若两猫。

  对此,顾荆之评价为:小势利。

  第116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

  一晃又过去了两年,距离三个小兔崽子离家出走,已经有三年了。

  顾飞白初中毕业,在中考大军中杀出重围,分虽说不是很高,但起码没拉胯,顺利被二中录取。王德为这事找过他,问他为什么不让顾飞白考六中,毕竟他总盼着能在退休前教完他们兄弟两个。他说那是顾飞白自己的选择,因为他初中时最要好的朋友去了二中,他也跟着一起去了。

  王德虽然遗憾,却也无可奈何,只说抽空来他们家,他请客吃饭。

  顾荆之一概应允,但他这两年越发忙了,顾飞白考上高中之后,直接让他留校住宿,糖豆送去给贺存养。

  他们公司研发的游戏虽然和预计公测的时间不同,但最后也顺利上线,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收获了一批真心喜欢游戏的玩家。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一天到头都不着家,后来,连江州也不怎么回,终日奔波在各大城市跟人谈合作,酒店是他最常去的地方,几乎每天都会从不同的地方醒来。

  顾荆之站在酒店的落地窗前,心道这声“顾总”的分量可真是不轻。他之前明明就是个技术人员,但由于公司规模尚且较小,要干的事还挺多,不少人都是身兼数职,一来二去的,他几乎成了公司的二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