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第65节(1 / 2)





  “别的没了。等我给你拿布票。”

  “不用,我带了。”

  “好,那回来再给你算。”

  乔薇叫严湘:“就在院子里玩,别往外面跑。”

  严湘答应了。

  乔薇去赶车。

  车站在镇子口,一天也就几趟。她等了半个多小时赶上了一趟,算是幸运的。

  永明县离下河镇只有十里地,中间有工厂,能看到许多车间房。

  严磊说过有消息说要把镇子合并到县里去,也是因为现在发展得,县城向外扩张快要跟周边的镇子连接上了。

  乔薇在县城下车,凭着原主的记忆换了县里的2路车,找到了新华书店。

  这个时代的店都有一个特点,房屋可以称得上宽敞,但东西却很少。连书店都是这样。

  乔薇仔细地找了一圈,大多是文学、历史、政治类的书籍。

  文学是绝对不能碰的,不知道哪一本到了特殊时期就被定性为毒草。

  历史……怕破四旧。

  政治,乔薇拿了两本□□。这个买十本也不嫌多。严磊肯定是有的,她给她自己和严湘各买一本。

  又找到了新华字典,看了一下,第四版,是最新的。

  但遗憾的是,几乎没什么科技类、知识类的书。她此行的主要目的其实还是想给严湘找些科普类的书。

  最后,矬子里拔将军拿了一本农业指导技术手册、一本养猪技术手册。

  她也不知道严湘的科技树会点亮哪一支,只能有什么给他什么了。

  乔薇自我安慰:他爹以后会是大领导,他没条件手搓导弹,那凭着扎实的农业知识和养猪技术进入农业部门工作也挺好的……吧?

  又挑了几本小人书、连环画,拿到柜台问店员:“有现代汉语大辞典吗?”

  店员穿着蓝罩衫,套着白套袖,撩起眼皮:“啊?”

  她转头问同事:“现代汉语大辞典?有吗?”

  “听都没听过。。”同事说,“什么时候出版的?哪个出版社?”

  “哦,没有算了,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乔薇微笑。

  大概……还没问世吧。

  离开书店,乔薇去了百货商店。确实这里的东西跟供销社比起来要更好一些,货品种类也更多。

  大礼拜一上午,几乎没有任何顾客。刚才书店也差不多,就仨俩人。

  她在家穿着土布衣裳是为了舒服随意,出门在外还是穿了抖抖布的衬衫。售货员瞧她穿得体面又拎着一大扎书,气质很好,也不像防贼一样防着她,任她逛。

  乔薇给林夕夕买了一件白衬衫一件花衬衫,两条裤子。这时候的裤子正中都要熨出一条笔直的裤线出来。姥姥一直到去世都是穿这样的裤子。连妈妈都不太穿了。

  这个时候的女性服装真的好多都是小碎花的图案。

  但乔薇知道很快全国的服装都会去女性化,去性别化,朝军绿、军黄、军蓝色靠拢。

  现在乔薇的衣柜里相当一部分衣服依然还是碎花图案的,乔薇早就想淘汰了。

  她给自己买了几件一模一样的棉麻白衬衫。

  白衬衫百搭。

  棉麻没有纯棉那么滑溜,但舒服亲肤。

  买一样的,天天换衣服,别人看不出来。

  嘿嘿嘿。

  付钱的时候,她掏出布票。售货员“霍”了一声:“真趁票。”

  乔薇说:“帮好几个人带的。”

  售货员看她一下子买好几件一模一样的白衬衫,真信了。

  给她把衣服卷成一个卷,外面包上一张纸,用绳子扎起来。乔薇总觉得这跟包点心也差不多。

  幸好她今天带了网兜,塞进了网兜里。网兜不用的时候可以揉成一小团。打开之后实际上容积超级大。书、衣服,都能装进去。

  乔薇又转了转,看到了自己家里糖罐里装的糖。

  怪不得在镇上的供销社里没找到,原来是县里买的。百货商店和供销社进货渠道不一样,在商品上差得还挺多的。

  家里还有挺多糖的,乔薇没再买糖,她买了几斤桃酥,跟售货员说:“请分开两份,我帮别人带的。”

  其他的也没什么好买的了。

  肚子饿了,乔薇找到了一家国营饭店便进去了。

  服务员过来问:“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