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_23





  小剧场:

  李煦:“听说老大手里有二十万雄兵呢,好想要。”

  老攻:“我去抢来送你!”

  李煦:“就凭你?靠什么抢?”

  老攻:“靠我机智的大脑,卓绝的武术,诱人的美色和一颗虔诚的心啊。”

  李煦:“……”想吐。

  第23章不能死的太随便了

  青菜有了,李煦让刘树上街买稻米,他想吃白米饭,想喝大米粥,面食虽然也是他的心头好,但吃了一个多月也腻了,作为南方人,大米才是他的主食基调。

  北方的黄米和小米虽然也是米,但对李煦来说,总是差了点味道。

  稻米现在主要产地还是南方,刘树找遍了全城也只找到一家卖稻米的,而且价格昂贵,刘树没舍得多买,先买了十斤回去。

  当天晚上,李煦就迫不及待地蒸了大米饭,一连吃了三碗,配着一盘炒青菜和一盘腌萝卜,把刘树心疼坏了。

  他心想:早知道殿下如此热爱稻米,他应该把那家店所有的稻米都买回来的,贵就贵点,他家殿下的身份难道还不值得吃最贵的米吗?

  李煦吃完饭才想起来问大米的价格,知道价格后不知该喜该忧,喜的是,以后他有田有地,只要把大米往北方卖不就能赚大钱了吗?忧的是,这么贵的米南方人真的能吃饱吗?

  毕竟买一斤大米能买十斤面呢,真是太奢侈了!

  刘树眼瞅着自家殿下脸色忽明忽暗,小心翼翼地问:“殿下,稻米还买吗?”

  李煦看着他问:“你爱吃吗?”

  刘树认真想了想,说:“还好吧,没觉得和北方的米有太大区别。”

  李煦又问小公主:“姝儿觉得这稻米味道如何?”

  小公主也认真想了想,说:“香甜软糯,但不如面饼好吃。”

  李煦又问:“到了南越,面食不易得,一年四季都得吃稻米,能习惯么?”

  小公主笑了笑,“父王不是说过,习惯只要二十一天就能养成了,姝儿吃着吃着也就习惯了。”

  李煦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老怀安慰,之前因为小公主总是习惯了早起给他请安,说了几次也没用,他想让小姑娘多睡会儿懒觉,就告诉她,习惯只要坚持二十一天就能养成,不信她试试。

  这会儿才试到第十天,她的习惯就改了,所以她对此深信不疑。

  李煦心里却想:面包蛋糕还没问世呢,他的美食连锁店也缺不了面粉啊,还是得想办法弄条稳定的商路才好。

  李煦到底没让刘树大肆购买稻米,只买了几十斤屯着自己消耗,然后买了不少大豆,准备在船上发豆芽吃,小公主爱好面食,李煦又让刘树多买了几十斤小麦。

  比起大豆和小米,小麦的价格也更高些,做出来的面食也更好吃,在这个年代,各种粮食的产量都低,而且靠天吃饭,遇上风调雨顺的年份能多收些,粮价也会低些,遇上灾年,大家吃不上饭不说,粮价还高的出奇。

  因此,耕种土地的农民日子并不好过,能维持温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了。

  李煦这一路走来见到民生艰难的事太多了,而按照邱承志的说法,从京城到沧州这一带已经是全大燕最富有的地方了,越往南情况越糟糕,扬州一带风调雨顺的年份多,按理收成更好,百姓应该不愁吃才对,可那一带也是海盗最猖獗的地方,朝廷兵力有限,水师力量薄弱,遇到海盗上岸,最先跑的就是那些当兵的,留下的百姓为了活命往往只能贡献出一整年勤劳耕种的粮食。

  后来逐渐演变为,被海盗控制的村镇,每年固定上缴粮食和女人,才能免除被烧杀抢掠。

  以李煦的看法,一旦哪天村民们交不上足够的粮食和女人,他们连最基本的反抗能力都没有。

  不过这些问题也不是李煦现在能解决得了的,能活着抵达南越才是他目前的首要目标。

  又过了一天,叶长青神神秘秘地来找他,“殿下,您跟我出去一趟吧。”

  李煦猜测是纪韩宇的事情有了进展,但他这身份一出门就可能面临着危险,保镖没带够他没安全感。

  他想了想,把贾平也带上,好歹有过一菜之恩,李煦对贾平还是有五分信任的,而且他认出贾平就是之前拒绝抱他下马车的年轻侍卫,偶然听他们开玩笑说,贾平当时是太激动了,所以反应慢了三拍。

  李煦把刘树留在驿馆里照顾小公主,叮嘱他有事找林统领,万一自己有个三长两短,这两个小的也能活命。

  可能是经历过一次惨痛的意外,李煦现在格外看重身后事,以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是拖家带口的一家之主,不能死的太随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