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2)(1 / 2)





  出城时见到的悲惨情景,此时还历历在目。

  常父放下正在啃的鸡腿,像似被什么触动,他叹声气,说道:我还以为融国这么强大,不会有咱们云越的弊政呢。

  一碗鸡汤,越潜已经喝尽,又去盛上一碗,热气模糊他的脸,只听他问道:将稍有过错的国人视作刑徒,叫他们去服苦役,我父亲当年也是这样做吗?

  云越国灭亡的时候,越潜年纪小,很多事情都不清楚。

  常父无奈道:那时咱们云越国四面树敌,连连战争,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呀。

  越潜默然,他幼年记忆里的云水城很繁华,贵族们锦衣玉食,却是从未留意到角落里蜷缩的贫民。

  人生苦短,你我有口饭吃,无病无灾已经是万幸,其余的不敢做想,也无能为力。常父喝口汤,拿起啃了一半的鸡腿,一时没了滋味。

  两人不再交谈,越潜寡言,常父觉得所闻所见令人悲伤,也不愿多谈。

  吃完饭,越潜站起身,从常父身侧走过,这时常父才注意到他腰间没有佩剑。

  常父问:你那把剑呢?

  越潜回道:今日没带。

  今日回南齐里穿得朴素,携带这样的宝剑,未免招摇。

  提起那把宝剑,常父忆起第一次见到它时的震惊。那是把价值数百金的宝剑,剑鞘镶嵌数枚宝石,剑身布有暗纹,光彩夺目,工艺精湛。

  也是从那时起,常父才意识到,越潜跟公子灵的关系恐怕非比寻常。

  主人赐予侍从一柄锋利的宝剑,是种绝对的信赖,将身家性命托付。

  常父慢吞吞嚼豆饭,牙口不大好,一顿晚饭还没吃完,他抬头,见越潜走进庭院,站在月下,那身影看着挺寂寥。

  近来总觉得他心事很重,问他却不说,问了也白问。

  夜宿南怀里,越潜躺在自己那张简陋的木床上,寝室黑暗,只有窗外的一轮明月散发些许光芒。

  越潜在黑暗中陷入沉思,人世间的事,他经历过许多,却时常困惑。

  据说上古时代,人们朴质而和睦,不兴干戈,人人安居乐业,书中会有这样的描述,想来也是一种寄托吧。

  第二日午时,越潜驾车回城,在路上遇见一辆对向行驶的马车。路很宽,足以容纳两车通过,越潜正常行驶,不想那辆马车忽然挡在他面前,车帘子揭开,车厢里头坐着一个老熟人,正是郑鸣。

  多时不见,郑鸣变化很大,衣着华丽,腰间也佩柄宝剑,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

  郑鸣家就在城中,自从公子灵免去他的职务后,不知道他而今在哪里混,看他的装束,应该是在某个权贵子弟身边当随从。

  郑鸣打量越潜身上的衣物,发现对方每一样物品都比自己用的贵,不悦地皱了皱眉头。

  暗自攀比落下风,郑鸣仍是洋洋得意,他朝越潜大呼小喝:过来,我告诉你一件事。

  有事便说。越潜端坐不动弹,气定神闲。

  行啊,我告诉你,你们这帮越人得意不了几时,死到临头了。

  郑鸣笑脸阴险,他道:尤其像你这种包藏祸心的越奴,早就该押去西市斩首!

  越潜声音冷漠,眉头都没抬一下:说完了?

  对方的倨傲,刺痛了郑鸣,他恼怒大叫:你别猖狂!你可知道我家主人是谁吗?

  迫不及待,郑鸣自问自答:我家主人可是申少宰,国君宠妃申姬的父亲!

  似乎也不是很意外,毕竟再往前几步,就是申少宰的府邸。

  郑鸣见没能唬住越潜,他竟跳下马车,走到越潜跟前,把一张脸往前凑,讥讽道:你还不知道吧,你们越人可是干了件大事啊!一名越人厨子居然因为挨受鞭责,就敢怀揣鱼刀行刺中射士。

  郑鸣说的中射士是申姬的弟弟,本名申奎,中射士是他的官职。

  郑鸣露出一个狭促而猥琐的笑:刺得还是命根子!你说你们这帮越人会有好下场吗?

  此事我有耳闻,原来刺得不是地方。越潜仍很镇定,这件事他确实有耳闻,不过外界都不知道申奎受伤的详细情况。

  说出来有损申奎的脸面。

  郑鸣意识到自己话多失言,神情有些紧张。

  越潜诓他,顺带恐吓:你也知道我经常去西市酒肆找酒姬喝酒,我往那边一散播,就说我亲耳听你道出中射士的隐疾,否则我哪里知道。你觉得,明日会不会传到中射士耳边?

  中射士申奎本就是酒色之徒,经常去西市喝花酒,他肯定能听见。

  郑鸣恼羞成怒,又急又惊:你敢

  我知道你恨不得手刃我,但我与你本没有深仇大恨。郑鸣,你最好别惹我,那样我也不找你麻烦,如何?

  这一段话,越潜说得十分坦荡,他在气势上远胜郑鸣。

  没等郑鸣回话,越潜已经调转车头,从郑鸣马车旁通过,驰骋而去。

  郑鸣经常出入权贵府邸,他心里自然也懂得权衡,越潜是公子灵的亲信,公子灵和太子又是一个阵营,实力碾压申少宰一家。

  今日不过是道逢越潜,郑鸣忍不住口嗨,没想到反倒被对方拿捏。

  这几日,城中确实不太平,有股暗流在涌动,即便身份只是侍从,越潜也察觉到了。

  回到城中府邸,越潜沐浴更衣,匆匆前往公子灵的居所,公子灵正在书房会客。

  书房中,除去公子灵,还有两人,一人是桓司马之孙桓伯宴,一人是岱国公子姜祁。不知道他们三人之前都谈了些什么,越潜候在外头,隔着窗,只远远看见姜祁不停地擦汗。

  屋里头的人,除去公子灵往越潜这边投来一眼,其他人都没留意到越潜的存在。过了许久,公子灵亲自将两名来客送出院门,桓伯宴还是一副气势凌人的模样,而姜祁低着头,弯着腰,像被人狠狠训斥过。

  公子灵打圆场,拉着两人的手说:左徒已经出使岱国,会去见岱王亲口问个明白。岱王到底是向着维国,还是要和融国维持盟友关系,到那时不就知道了。伯宴,与其胡乱作想,听信传言,不如耐心稍待两日,等左徒的消息。

  灵公子别再为他们岱国说情,岱国两边都想讨好,不足以信赖。岱王要是胆敢违背盟约,我们融国绝不是好惹的!

  桓伯宴抽出手,握住剑柄,懊恼嚷叫,仿佛下一秒就要把剑拔出来,然后追着姜祁满院砍。

  昭灵再次抓住桓伯宴的手,身为武夫的桓伯宴想挣开,才发现看似文弱的公子灵力气不弱。

  冷静!你这样狂躁,何必领着姜祁到我这边评理!昭灵发出一声呵斥,声色俱厉,桓伯宴终于冷静下来。

  握手言和不可能了,桓伯宴和姜祁两人不欢而散,各走各路。姜祁实在有些惧怕性情暴躁的桓伯宴,都不敢拿眼瞧他。

  送走两人,昭灵返回主院,越潜这才来到他身边,无声跟在身后。越潜的脚步声很轻,昭灵还是发觉,问道:不是给你两日沐日,怎么回来了?

  他声音温和,要不是亲眼所见,想象不出来他还有那么凶悍的一面。

  越潜回道:常父那边安好,属下便回来了。

  想回来,就回来了。

  近来,越潜也会跟昭灵说他在苑囿时的事情,甚至一些不能和外人道的事,因此昭灵知道越潜宅中的老奴常父,就是当年在苑囿里抚养越潜的人,情同父子。

  两人边走边谈,不知不觉走至那棵高大的梧桐树下,昭灵感到疲倦,停下脚步。

  昭灵望向通往寝室的前方石径曲折,庭院深深,悠悠道:你来得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