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一十六章偷袭二





  只是,利用滑翔机是一点,但是要怎么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个时候就需要鲸蒲的意见了,廉颇也相信鲸蒲已经也已经想好了办法了。

  “只是利用这个东西的话,虽然可以盘旋于燕军的上空,但是要怎么才能够成功进行偷袭呢?”廉颇问道。

  廉颇的提问总是有一种引导性,让话题能够顺畅的发展下去。

  滑翔机是靠风力上升的,虽然有了高度的帮助,但是他能够承受的力度还不是很大,而高空最好一个袭击的方式就是落石了,这个时候就有矛盾了,估计滑翔机还没飞到别人的上空,就因为手里捧着的石头掉下来了,而且手里捧的石头又怎么可能太大呢?这么一点的石头一次能够砸死一个人,这四十万大军估计就砸到明年今日了,因此这个想法肯定被否决。

  那么第二个说法就是火攻,确实,上空能够射击火箭,或者是抛下火把,但是这点微弱的火种虽然能够燃烧起帐篷,但是只是小小的作用,可能被人很快就扑灭了,而且滑翔机的数量是有限的,根本没办法烧起大火。而且,火势本来就很容易在抛落的时候熄灭,这个做法其实也是被否定掉了。

  但是,鲸蒲的话还是让廉颇惊讶了一番。

  “我打算用火攻。”鲸蒲说道。

  火攻这个方式在廉颇的脑里也已经被廉颇否定掉了,却不知道为什么鲸蒲还会想到这个方向,廉颇也将刚才自己想到的事情告诉给了鲸蒲,包括火攻行不通的想法。

  鲸蒲笑了笑,说道:“这个方面我也已经想过了,但是他们在上空不是放火。”

  鲸蒲将自己的说法告诉给了廉颇。

  滑翔机载重十分有限,而且进行射箭什么的动作也不容易,因此,他们在上空抛下的气势就是为了让火势燃烧得更猛的东西,当时鲸蒲也见识过了鲁方黑云山上的火攻,他们主要是通过涂上动物的脂膏进行点火。

  只不过这种涂的方式却一点都不容易,因为鲸蒲想到了里面的方法,那就是抛下去的方式,但是他们抛下去的却不是这些块状的脂膏,这样的东西抛下去了如果点不起大火也没有用,因此鲸蒲打算将一张张涂满了这些油的布抛下去,再进行点燃,布需要的火就不会很大,甚至是简单的火箭都能够将这些东西完全点燃。

  加了油的布,在重量上绝对是要比平时重很多,因此在下坠的时候也肯定是快很多,对于奇袭来说,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有了易燃物,那么火势就肯定会很大了。

  “只不过鲸蒲先生打算怎么点火?”廉颇问道。

  一个将军活到了廉颇这个年纪,见识也肯定非凡,这样有见识的老将军很多,但是能够和廉颇这样愿意放下身段继续学习的老将军却不常见。廉颇虽然很有地位,但是他却也是个十分好说话的人。毕竟他知道战争是一种拼上性命的活,因此他觉得多听一点意见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听多了也绝对没有坏处。就算是有了几十年的战争经验,一旦犯错这些经验也不一定能够保住你的性命,何况战场变化莫测,只要预料到了,才能够真正的保护到自己。

  “信平君,你可听说过火牛阵?”鲸蒲诡异地说道。

  廉颇的眼前一亮,大声笑道:“妙,果然妙,没想到这个燕军在这里还要再吃一次苦头。”廉颇哈哈大笑起来,火牛阵的故事,相信很多人也都听说过了,这也是一场在中国境内以少胜多的打法。

  而且受到火牛阵侵害的人,真是燕国。

  当年燕国大将乐毅,也就是乐乘的父亲,在还没有进入赵国之前,当时乐毅率领的是六国联军,他带领了大军去攻打齐国,为了报复当年齐国趁着燕国内乱进行攻击的那个大仇,而乐毅的领军确实是所向披靡,一直到遇到了田单。

  当时双方的战场是即墨,就是在现在山东省境内,田单是一个比较有计谋的将士,他知道乐毅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尤其是练练胜仗让他们的士气十分高昂,但是他想到了一个十分诡异的方式进行反击,这个方式就是后世所流传的火牛阵了。

  田单在牛的牛角上面绑上了兵刃,然后在他的尾巴的地方灌上油,一点着的时候牛就直径往前冲,本来牛角的杀伤力就很大,又加上了兵刃的辅助,因此这个牛群的攻击力十分的强。但其实这个说法也不过是一个流传的说法,真实在战场上的情况如何,其实也没有人知道,起码在近代的国共对战中他们就想过利用这一个方式,只可惜都失败收场,因为这些牛会因为着火而受到惊吓,不会有一个方向的冲击,因此这个方式是否能用其实也未可知。

  只不过田单的火牛阵虽然说为火牛,但是实际上发出攻击的位置是他的冲击和牛角上的兵刃,而并非火,而现在鲸蒲要利用的是火。

  只要能够将他们赶进了栗腹的阵营里面就可以了,他们在里面四处冲撞,身上带火的话也肯定会造成极大的火势,最终也能达到扰乱敌营的目的。

  为了减轻牛的惊恐的程度,鲸蒲决定在火种钓到了牛角的位置,接近了敌营的时候再点着,而不是用火势逼迫他们冲击,点着他们尾巴的话,方向却是不怎么能够确定,因此需要有人引导他们进入到附近。

  这一批队员的潜伏能力要十分的强,因为廉颇选用了鲸蒲的侦察兵,虽然他的侦察兵在战斗力上不是最强的,但是潜伏能力很高,因此就算躲在了敌营两三里外的地方,也不容易被他们发现,重点是这些人的逃跑速度也比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也能够迅速地离开这些火牛发疯的范围里面。

  当然了,廉颇也做出了多重的保险,火牛不仅去一个主要的点火里面,在山的位置,廉颇还是布置了弓箭手,这个只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毕竟廉颇见识过很多战场了,他知道如果战场上自己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的话,被敌人溜了之后,那么想要再一次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恐怕就要难得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要进行斩草除根的缘故。

  而且现在既然鲸蒲打算将这个偷袭闹得那么大,那么廉颇就要顺着他的势头闹得更大,即便廉颇在一开始只不过是想要让这些人变得不安,现在鲸蒲这个计划如果成功的话,可能能够对这些人造成重创。

  栗腹其实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得很周全,在他的脑中认为,他是主力攻击的,而廉颇他们是防守的,其实在这里面,他的位置是比较主动的,所以他并没有担心廉颇的进攻,而且兵力上双方的差异太大了,他一点都没有想过廉颇会进行正面进攻。

  当然,他的军师公孙云也没有考虑到廉颇会这么大胆,栗腹和公孙云也只不过认为廉颇最多只是会捣捣乱,然后偷袭一下而已,只不过在来的时候,栗腹已经派人完全的观察好了这里的地势,每一天会驻军在哪里休息,一天进军到哪里,完全都是在计划之中的,现在他们的位置也是栗腹认为是最为得意的一个地方,之前和公孙云讨论过后,也确定了这一个位置确实万无一失。

  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赵军还能在天上飞。

  这是栗腹的失算了,战场上的失算,就是一种丢性命作为代价的。

  夜色已黑,在古代里可没有什么电灯,尤其是战国这个连油灯都不怎么有的地方,营帐之外也不过是烧起了几堆柴火,但是这几堆柴火又怎么可能照明整一个战场呢?所谓的意外,其实都是出现在看不见的地方,都是出现在未知的地方。

  只不过在古代的时候,环境当然没有现在污染得厉害,尤其现在还在野外,因此可见度还是可以的,像是鲸蒲他们拉着一大堆牛过来,在山上的侦察兵如果看得仔细一点,还是能够看得见的。

  牛的数量一共有接近四百多头,这都是从鄗邑以及附近的村庄征集过来的,要是换在以前的话,这些牛都是这些农民的身家性命,要拿过来打仗可没有那么容易,只不过现在的赵国的国民对于外敌的痛恨程度十分的高,又加上鲁方的农具改良,因此就算没有了牛,农民们可能会累一点,但是在生产的效率上也绝对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

  因此,廉颇的征集工作十分的顺利,根本没有听到他们的拒绝,即便一开始犹豫,但是被说服到用来对抗燕军的时候,这些农民也都变得坚定了起来。

  国难,才显民心的凝聚,一直都是这样,在战争里面,竟然会迸发出让我们感慨的英雄。

  现在不是没有这样的人,只不过没有了一个坚定的目标,就没有了奋力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