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八十三章登基





  赵学已经为王,他更应该心系天下爱,而不应该有太多小烦恼,因为他是赵国百姓的王,不是单单是赵学他一个人的了,可能没了自由,没了责任,但是,这也是有能力的人需要承担的东西。

  赵学有这样的能力,才会被推上王位。赵学的迷茫,也不过是因为他一时间接受不了那么大的转变而已,其实赵学在刚刚离开小村庄,来到邯郸,打了一场保卫战的时候,也是满满的野心,想要成为这个时代顶峰的人物,那时候他的目标是想要超越平原君。

  现在,他已经达到了,却也感到了迷茫,迷茫不是因为这一次的身份转变产生的,而是他游离在赵王和平原君之间,在他们的政治角力里面,感觉到了很多让人寒心的事情,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得好,起码他发现自己并不是很擅长于玩权术。

  因此,这就让赵学迷茫了,或许他有小聪明,但是,却没有足够强大的意志去支撑自己的野心,这样的王必然懦弱,赵学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只是赵媚儿的话也让赵学打消了烦恼,他成为了王,受尽百姓拥戴,他有那个能力,这些迷茫都不应该存在,他应该更加自信一点,所以,站在了王位旁边,赵学的腰杆挺得很直,他必须自信,他必须有足够的自信去应对这个位置上的困难。

  赵学登基了,这件事情造成了很大的轰动,各个国家的国君都怀有了不同的态度。

  异人和吕不韦成功的逃到了秦国,在华阳夫人的帮助下,成功的在秦国里面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而且接受了吕不韦的意见,改名为子楚,因为吕不韦的眼光独到,而且早已经打通了关系,让子楚在秦国可以说过得十分快活,顿时成了秦国最有势力的公子。

  信陵君回到了魏国,开始了内政整顿,因为一开始出兵帮助平原君已经让信陵君耗掉了不少的时间,因此他回到国家就立即着手开始了整顿,事实上这一次驻兵在邯郸城外,信陵君也耗掉了不少的国力。赵学的上位完全是在信陵君的意料之外的,他没想到赵学竟然能够把握得住机会,更没想到会有那么多势力去支持他上位。

  在之前,赵学帮助他登上了王位,在那个时候信陵君虽然肯定了赵学的能力,但是并没有想到他竟然能够压制平原君,信陵君也发现自己是小觑了赵学,虽然双方也缔结了盟约,但是这也不过是利益同盟,信陵君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是十分的防备着赵学这个人的。

  刺公,刺门的前任领袖,还在准备着复辟的他却听到了赵学为王的消息,先是一惊,虽然有些不相信,但是他也知道这个赵公子也算是人中龙凤,和他一起行动过,刺公知道这个赵学肯定会出头,却没想到速度竟然是那么快。

  赵学的上任也确实是充满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可以说赵学为王,是时代运气的产物,但是,就算这一次他不能为王,以他的实力,和智慧,要攀登到这个时代的顶峰,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如当时赵王封了赵学成为裨将一样,虽然不是很大的官位,但是赵王知道赵学的能力,在以后升迁的机会大把,也肯定了他在以后也必然有不差于廉颇大将军那样的高度。

  边关之上,右贤王和李牧接到了消息,开始了彼此的一个庆祝。李牧一开始和赵学一起回国,之后不久就回到了边关,却没想到立即收到了这样的好消息。右贤王也更加开心,自己的女儿竟然嫁给了赵国的王,这无疑是赵国和匈奴之间结交的一个很好的契机。右贤王也将这件事情和大单于说了,对于利益之间的关系,牢固一点,也不是坏事。

  赵学为王,是没有人预料得到的,大单于怎么可能想得到,当时在草原上和自己喝着酒的那个年轻人,现在也贵为王了。

  赵学为王的消息,动荡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可以说改变了很多国家的一些外交政策,赵国当时还是强国,但是现在他们很多人都看不起这样的一个年轻的君王了,而且长平之战后又经历了一场内战,赵国的混乱完全暴露出来了,他们觉得这个赵学也不一定有能力可以那么快治理好赵国。

  很多人都想要通过这一次赵国的混乱,打捞一笔。

  燕国就是这样,无论隐藏得多深都好,他们的野心都是可以发现的,当然,他们是在细心准备的阶段,赵学也没有时间去理会太多周围的状况,他自己需要处理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其中,他却也成功的劝说了黑夫成为一个文官,让他主持一轮全新的变法。

  黑夫是个武夫,他根本不懂得什么之乎者也,要说的话,他对于很多事物的看法,更着重与利益,那边的天平斜了,好处多了,他就顺着那个方向走。因此,赵学完全没有想过他会有什么政治上的远见,但是从黑夫和匈奴之间的贸易往来可以看见,黑夫是个很厉害的经济家,他可以让赵国的商业更加繁荣。

  在当时,有着士农工商的说法,商贾是排在末尾的,一般的君王是不会重视的,原因很简单,商业是不能加深一个专制国家的稳定的,小农经济才最有利于君王的统治,但是目前的状况不是这样,赵国要重建,就需要钱,然后小农经济这种做法得到的利益不会太多,只不过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因此,商业,就变成了很重要的捞钱手段,所以赵学全权让黑夫负责,让他负责捞到复兴赵国的资金。

  有经济,就必然要有政治,赵学还是个读过书的学生,他知道历来王朝的衰败是什么原因,也晓得如何去利用专制制度的好处。即便专制在两千多年后,就被毁了,但是,专制在现在来说,确实很有效率的手段,起码,赵学要通过自己的手来改变赵国的残局,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保证自己的方式能够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

  政治的方面,赵学交给了公孙善,虽然当时他也想要公孙善和墨衡合作负责,但是墨衡有事离开了,他也就全面交给了公孙善。并不是因为相信不过公孙善的能力,而是赵学知道政治这种事情不应该由简单的一个人来建议改变,不然公孙善会独力承受不少的苦头。

  自从平原君死后,公孙龙也失去了主子,因此也开始闭门休养了,赵学也没有逼着他出山,倒是公孙善为了复兴名家的声誉,花了不少的心血。

  平原君的事件让名家公孙的人蒙上了不好的声誉,毕竟公孙龙确实是有协助平原君的叛变,虽然当时很讽刺的是,自己的孙子就和自己作对,但是现在事情也已经过了,公孙善似乎在这次的事件里面成熟了不少,更晓得低头苦干的意义了。

  平原君家里的其他食客门人都已经找不到了,除了跟上平原君造反的那些死士,一些文人也接到消息后立即躲了起来,范析也逃了,赵学也想不到他去了哪里,范析是个人才,只不过却有不少的阴暗面,如果他还是继续和自己作对,那么赵学就必须要小心了。

  这次的叛乱计划,范析是其中一个很中心的策划者,如果不是因为乐乘的加入,平原君也早就成功了。

  楚国也不喜欢赵学的,也一直在密谋着对赵国的反击,当初毛遂逼迫楚王出兵救赵,就已经得罪了楚王。在中国的古代本来就有一个说法,合纵则楚王,横成则秦帝,其实就是说天下爱统一的国家非秦即楚,当时的楚国仗着地理优势,确实有一统天下的能力,因此赵学得罪了这个一个楚王,接下来的日子也不会很好过,和楚国之间的外交已经是个大问题了。

  成功登基的赵学,终日埋头于政事之中,赵国全新一轮的休战养民开始了,赵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启全新一轮的赵国二次变法。

  但是事情却往往没有那么简单,在赵学还在认真解决国家内政问题的时候,新一轮的麻烦也主动地找上了门来。

  大街之上,鲸蒲还在和百姓嘻哈谈笑,他接到了赵学的任务,主要负责的是邯郸城里的治安治安问题,鲸蒲为人比黑夫要稍微圆滑,因此和百姓很快就打成了一遍,邯郸里的居民也都觉得这个鲸蒲十分的可靠。

  因为可靠,所以他们将一件事情委托给了鲸蒲。

  说话的是一个在山中的老樵夫,他这几天都被这一件事烦得睡不了觉。这件事如果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看见就算了,他告诉别人之后,才发现上了山的那几个樵夫猎户也都隐约发现了这件事情。

  “山上有很多的阴魂!”老樵夫神秘兮兮地说道。

  阴魂两个字,让鲸蒲立即起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