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七十七章登基





  廉颇已经将赵学要登基为王的事情公告于天下了,战国诸侯完全被这一个消息所震慑到了,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一个只是在群雄之间崛起还没多久的赵国公子,竟然成为了新一任的赵王,在这里廉颇也做出了一番的美化。

  在赵王死的时候,只有赵学和赵王的一些心腹在赵王的身边,并没有很多人听到他们说话,但是也有一些人听到了赵王将公主的下半生完全托付给了赵学,也让赵学去对付平原君,不能让平原君的诡计得逞,在这里,廉颇将这些话改成了赵王讲公主和王位都交托给了赵学,这样公主也不会承受太大的骂名,赵学的登基变得更加的名正言顺了。

  赵学择日登基,这个消息已经传出了邯郸城,首先被惊吓到的那个人便是离邯郸城最近的一个王——信陵君。

  信陵君魏无忌和平原君赵胜有约定,平原君帮助信陵君成为了魏王,而信陵君也要帮助平原君成为赵王,在各自达成自己的目标之后,双方会结成牢固的盟约,这是他们之前的约定,而为了给平原君造势,给赵王制造压力,那么信陵君就派了十万的兵马驻扎到了邯郸城外,给赵王制造了空前的压力,也成为了这一次叛变事件的一件很厉害的导火线,只是平原君的计划失败,自杀大殿之上,赵学继位,这是信陵君万万没有想到的,如果赵学看着自己在外面驻扎了那么久不爽,派兵来打,也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他立即命人草拟了一份盟约,马上让人送了过去。

  反正和平原君结盟也是结盟,和赵学结盟也是一样,可能没有和平原君的结盟那么牢固,但是信陵君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和赵王结盟罢了,现在谁是赵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够互相抱住彼此的平安,为各自的利益而奋战,魏国也是一直受着秦国的虎视,能够和赵国结盟也是信陵君自己的想法。

  赵学和自己也算是见过面,结交过,估计赵学也不会让自己太过难堪。

  接到了信陵君的密件之后的赵学,很开心地答应了这个条件,这当然没有在使者面前表露出来了,现在的赵国内部十分混乱,要整顿也需要很长的时候,有了魏国这么个坚实的盟友,赵学也可以安心的执政,解决赵国内政的问题再说,毕竟要制霸天下,可还是需要足够雄厚的基础的。

  接到了赵学的点头之后,信陵君也领着自己的军队回国了,他也已经出国很久了,他也需要回国治理自己的地盘了,邯郸周围的村庄也受了他的军队的不少“照顾”,虽然现在已经缔结了盟约,但是赵学也暗暗下了决定,以后肯定会让信陵君也常常这样被包围威胁着的苦头的。

  在这一次的战斗之中,平原君剩下的大概一千个左右的死士投降,其余两千人都已经死去了,这些投降的死士赵学也没有为难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决定去留,赵学佩服这些人是英雄,而且他们也不过是尊奉了平原君的命令。但是赵学的这个赦免却让他们无比的感动,其中有人带头决定留下来扶助赵学,赵学更是求之不得,将他们编排成为了一支特别的军队,本来赵学打算将他们安插在宫中成为宫中的亲兵,但是很多人都做出反对,毕竟这些人有过反叛的前科,赵学倒也没有在意,只是他自己刚成为王,不好太过嚣张,逆其他老臣子的意思,因此将这一千人安排到了军队里面,而赵学也从自己的军队了挑出了不少的心腹,让这些人成为了王宫里面的守卫,毕竟他也只相信由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亲兵。

  廉颇放出了消息之后,虽然没有人明确的提出反对,但是赵学也感到他们的不信服,毕竟自己登基是第一个做法,必须要做出一定的事情让他们不敢有什么反抗的行为,即便现在有不少的人是支持自己,但是如果有人带头说出了反对,难保也会有其他的人随从,然后一些左右摇摆意见的人可能也会因为这些的劝说而动摇,到了最后这些人也肯定会为自己的执政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为了解决这样的麻烦,赵学将整件事情告诉给了公孙善。

  赵学将王宫里面其中一间空的寝宫进行了简单的收拾,让这个寝宫成为了自己临时议政的地方,除了受伤比较严重的王乙和黑夫之外,自己大部分他心腹都在这里了,除了王丁去了安排赵王和平原君的葬礼之外,大部分人都在等待赵学的命令。廉颇为了赵学登基的时候而不得不去准备其他细节方面的事情,而赵学择要准备好让自己稳固好王位的事情了。

  “关于这件事情,臣倒是有一计。”说话的是公孙善,墨衡刚来到赵学这里不久,其实对彼此之间的一些纠葛也都不是很清楚,所以他也没办法说出什么意见来稳固着双方的阵营。

  “公孙先生大可说说。”听到了有办法,赵学自然是精神得多了,他自从听到了自己要成为赵王之后就一直心神不宁,根本也没办法进行思考,脑袋里头乱成了一团,现在有人专门为自己出谋划策,他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这件事情,要让其他人信服,首先要立下威信,让有异心的人不敢轻举妄动。”公孙善低下了声音,狠狠地说道。

  立下威信,很多王在一上任都干过,秦始皇的各项政策,看起来残暴,其实都是一种立下威信,巩固统治的手段。赵学没想到自己一上任,也是做类似下马威的事情,只是要立下威信,却不知道要如何下手。

  “这……公孙先生觉得该如何做呢?”赵学知道,有异心的人无非就是说平原君阵营里面的人了,其实在这个阵营里面有什么人,赵学真的一点都不清楚,因为他们隐藏得实在是太深的,像是廉颇这样的行为,别人都以为他已经是平原君的人了,又何尝想象得到他其实是一个中立派呢?而像他自己那样的人,一时看起来是平原君的人,最后却帮助了赵王,很多人也没有看头,难保现在很多说自己是赵王阵营的人其实心里所属的是平原君,因此立下威信,必然是要做给平原君的人看了,赵学完全没想到公孙善到底要做写什么。

  “这自然是要对平原君的人下手了,王上很清楚,有一个人现在正在城里,而且他就是平原君的人。”赵学还没有稳稳地上任,但是公孙善已经改了称呼了。

  这也很正常,毕竟在中国古代,对着王说错自己一个字,可能就要了你自己的命。公孙善这样的聪明人自然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了,但也大概因为他是一个聪明人,所以才会对于这些迂回的礼节遵守地那么得彻底。

  但是他提到的那个人是谁呢?赵学在自己的脑中一直搜索,突然闪过了一副十分恶心的脸庞,这个人,确实是一个完全可以收拾,而且他也是平原君阵营的人,虽然赵学带着一点公报私仇的感觉,但是这确实似乎一举两得的办法。

  而且这个人,也很容易就揪到他的小辫子。

  “公孙先生说的那个人,是不是郑安平。”赵学笑了笑说道。

  “王上英明,确实就是他,郑安平这个人不学无术,仗着手中有兵就经常目中无人,朝内上下很多人都已经对他有意见了,王上去收拾了他,不仅收归了他的兵力,也让百姓都感到佩服,同时也能威慑到平原君那边蠢蠢欲动的人。”公孙善这个做法确实一举n得,而且他也很清楚赵学心里并不喜欢郑安平,这么一说来,公孙善确实口才了得,是一个很会拍马屁的人,只是他也确实有他的办法,拍拍马屁也不过是一举n得里面的其中一方面罢了,而且也不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比起不学无术的人说一大堆空话来拍马屁,这个公孙善的方式显然是让人感到舒服很多。

  “然,收归他的兵权,对我们稳定也很有利。”赵学还是不习惯自称寡人,还是说了句我们来自称,要他那么快习惯这些宫中的繁文缛节,确实没有那么容易,何况赵学在一段时间之前他还是个好端端的现代人,开口闭口寡人确实有些麻烦。

  只是,要找到一个好的借口来收归这个郑安平的兵权,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啊,赵学也皱起了眉头,这一次开口的却是墨衡了:

  “收取兵权的事情,就交给我墨衡好了,我有无数的办法可以让他自动交出自己的兵权。”墨衡笑了笑说道,赵学也感到宽心,墨衡从来不说假话,他说做得到,墨衡就确实有办法做得到,赵学也相信。

  何况这一次的事情里面,墨衡也出了不少的计谋,赵学的成功也大半来自于他,只不过赵学还是没办法猜透墨衡心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