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二章会谈





  王宫的排场看起来,确实只是和平原君的府邸差不了多少,赵学顿时觉得赵王有股英雄末路的感觉,怎么一个当王的看起来还比不上一个臣子,就有那么穷么?

  想想确实如此,这个赵王倒只是一直塞个美女给自己,然后也没什么特别的表示了,只是一直要逼着自己和他亲上加亲,娶他的女儿。而平原君出手倒是很豪爽,钱啊,权力啊,美女啊,看起来很俗气的东西,却不知道比赵王的做法要阔气多少倍。

  何况他也不是赵王提携起来的,事实上赵学如果要说坚持忠义的话,他更应该去帮助平原君,只不过赵学一点都不想,因为势力一旦失衡,却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今天见了平原君一面,却发现他对比之下,少了一股大家之气,反而处处表现出了一股俗气,一股势在必得,自大的俗气。赵学是个自信的人,他一点都不喜欢别人在他的面前表现出那么一股恶心的俗气。

  虽然他很喜欢俗气的东西。

  赵学两不相帮还有一个很简单的理由,那也是源自是他是未来人,他见识过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是如何重复又重复的,无论谁做王,其实都一样,腐败依然腐败,重点的是体制上面的变化,领导人是谁一点都不重要,毕竟领导阶层的思想永远都是不变的。

  他们的决定只求巩固自身的统治,其他的都不会在意,因此对赵学来说,谁是王根本不重要,因为王这个位置经常是带出一种变质,而不是一种提升,成王不一定是好东西。

  田淑在一路上有意无意的用她的电眼电赵学一下,赵学也感觉到在自己背后那股奇异的目光,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只是装作不知而已,幸亏他在家里有了赵媚儿,有了小紫,有了沮渠蔓达,因此赵学对美色的自控,还是比较有定力的。

  和平原君府邸里面的人来人往相反,明明在战争期间,王宫里的守卫很少,而且宫内的宦官并没有处于一个很紧张的节奏,赵学也觉得太过安逸了一些。

  气场上,赵王不能够和平原君相比的,若是自己无心帮助赵王的话,这次赵王也确实只能是凶多吉少了。

  不一会来到赵王所在大厅里头,只见赵王懒洋洋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见赵学来了,才慢慢地提起自己那眼皮。

  “赵卿,你来了么?”赵王说着很兴奋的走下了台阶。

  “多得王上洪福,赵学完好无损的回来了。”赵学还准备介绍一下自己的伟大功绩,准备将自己平定匈奴的英勇事迹说出来的时候,却被赵王打断了:

  “回来便好,你在边关平定匈奴的事迹,孤王早有耳闻了,今日一聚,你倒是将这些事情给我细细讲来。”赵王的神情变得格外亲切。

  虽然赵王的收买没有平原君那么大手笔,但是赵学却也觉得他有独特的一套。

  之前的收买很多都是靠着田淑做中间人进行的,这次赵王却直接地和赵学见了面,还说了一大堆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话,赵学突然有些懵了。

  “据说你在边关可是带了一队精兵回来?这一下魏军总该害怕了吧。”赵王笑着说道。

  原来是这样,没想到赵王也是个老狐狸。赵学心里“啧”了一下,想着为什么这次的平原君和赵王变得那么露骨主动了,原来是因为自己带了一队上万人的精兵。这变化也着实正常,因为之前他出发的时候也不过是带了三千队伍,而这次回来,竟然带回来了两万军马,而赵学的军队还是出了名的精锐中的精锐,谁拉拢到自己,就相当于拉拢到了一队强力的帮手。

  “怕是没有我回来,魏军也畏于大王的名声,不敢再来了。”赵学拍马屁道,要是现在的魏王真的惧怕这个赵王的“英名”,怕就没那么大胆挥兵直接屯在了邯郸旁边了。赵学是个聪明人,该实际的时候就会实际地去做,表现出一副实干派的样子,但该客套的时候,他的马屁功夫一点都不差。

  “魏军此行屯兵于邯郸周围,却不知道所谓何事。”说着,赵王就将前几天的事情告诉给了赵学。

  当赵王一发现信陵君来屯兵围城的时候,就立即写了加急书信,问信陵君到底是要做什么?毕竟信陵君窃符救赵之后,威名远播,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干得了大事的人,而且他成功篡位之后,大家都觉得他野心很大。

  只是刚上位就来包围自己的盟友,这一点都不像是刚上位的人会做的事情。篡位,本来就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赵学也晓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因此信陵君这样对待自己的盟友,不过是将自己的名誉推到了谷底,到最后可能没人愿意和他联盟,而他带着五万兵马也绝对捞不到什么好处,这种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信陵君这样的能才是绝对不会做出来的。

  赵学也感叹赵王的思维慎密,绝对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昏庸无能,赵学知道信陵君的行为是和平原君的一种约定,平原君为人行事极为小心谨慎,任是情报网多厉害的人,也是探查不到平原君和信陵君之间的交易的。

  赵王也一点都不简单,见被屯兵周围,于是一边偷偷的运兵防御,一边就写信和信陵君交流,希望能探出个蛛丝马迹。于是乎,极多数的主力都安排去守城,而且也在边关将赵学他们遣了回来。

  赵王不知道平原君的势力已经十分壮大,但是他的行为冷静,确实有一国之君的风范。

  和信陵君之间的通信赵王觉得十分的无稽,信陵君竟然说是为了抓捕前魏王的一些心腹余孽,当然,篡位上任的人多少会有些心虚,这是可以确定的,但是派到了五万兵马来抓,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赵王也是个擅长打情报战的人,他也没有收到近期在魏国过境内有大量的兵马流走的消息。

  但是信陵君这样一说,赵王一时间也没有办法,驻扎了一段时间之后,魏军也终于和守卫邯郸的赵军发生了矛盾,来来去去的打了十来次小战,后来信陵君也来信致歉,说朱亥这个将领是有一些冲动,已经被信陵君处罚过了,让赵王不要太介意,而且也送了一些东西过来,以示诚意。赵王也见识过朱亥这个将领的冲动,在之前和秦军对战的时候,毫无章法,完全是靠着个勇字。赵王看完了信陵君的礼物,还以为信陵君内疚了,准备退兵了。

  却没想到信陵君的兵也不过是后退了一舍左右的距离,一点都没有撤退的迹象,在那里扎营,也为附近村庄的百姓带来了不少麻烦,赵王虽然感到气愤,但也不敢轻易和信陵君撕破脸皮,只得等赵学回来再说,因此赵军才和魏军一直僵持到了现在。

  信陵君的军营赵王也派了不少的探子过去查明军情,见他们每天都处于一种备战的状态,天天训练,毫不懈怠。赵王盼了那么久,终于看到了赵学回来,因此急忙忙地约他商量这件事。

  赵学也知道赵王开始防备平原君了,不然这样的事情他更多的应该和平原君交流,而不是和自己这个小小的裨将交流。

  或许赵王也是想在这个时候查明自己的态度。

  突然,赵学又想到了一件很不妥的事情,要是现在赵王要将公主许配给他,他该怎么拒绝,娶了公主的话,自己的立场就更加不稳了,想到这里,说话更加小心了。

  “现在邯郸面临大军包围,赵卿觉得该如何是好。”赵学有的时候觉得自己看不透赵王,不知道他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有的时候觉得他精明地让人可怕,权谋手段是一招接着一招,有的时候却是异常的昏庸,像是邯郸被围的事情,现在来问赵学的意见,不知道是装糊涂想了解赵学的想法,还是真的一点都不知道。

  不过怎么说,赵王也算是一个很好的演员了。

  “赵学认为,现在魏军的目的不明,贸然行动会引来他的怀疑,甚至会中了敌军的计谋。他们大军屯兵在外,粮草消耗必然甚为巨大,而魏国刚逢大变,内政必然元气大伤,因此消耗战是他们最怕的,过不了多久他们肯定因粮草不足而暴露出他们真正的目的,到时候我们再决出对策便是,现在赵学认为我们赵军只要静观其变就好了。”赵学这个方法极为保险,不用出兵,用被动的状态,逼得魏军暴露马脚。

  赵王听了这计策,也觉得十分可行,笑着说道:“赵卿这计确实可行,赵国虽然遭遇了长平惨败,但是内政修复也已经差不多了,有足够的军资和这魏军对抗。”赵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那调兵防御之事,就交给赵卿和廉符将军二位了。”

  赵学双手作揖道:“赵学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