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九章夜斗结束





  原本只是作为生活的营地,现在成了一个死气弥漫的战场。王乙作为殿后的成员,明显达到了一定的威慑效果,匈奴兵只是在嚷嚷,却再也没有人敢冲上去,双方僵持在了场上,眼睁睁地看着黑夫几个人和部队慢慢地向后撤退。

  王乙紧握手中的武器,也慢慢地领着最后的部队退后,脸上的血已经模糊了他的视线,他不得不一直在眨眼,保持自己的清醒,眼睛也变红了,名副其实的杀红了眼。

  这一场战役,李牧的目的是杀,将匈奴的军队完全杀退,保住边疆的安全。多年之后,他确实将匈奴杀至七百里之外,让赵国无后顾之忧地去对付秦国的入侵。只不过,赵学知道,这样的代价,太过惨重,而且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他已经将自己的想法都告知的李牧,无奈这样的想法是不可能一时半会就能够被完全接纳的,尤其是一个已经和匈奴争战多年的将军,或许他的思维只剩下歼灭匈奴这样的想法,要他和多年的敌人握手言和,需要太多的器量。

  那将是否定了他之前抗争的做法,对不起死去的弟兄,赵学刚来边疆不久,感触不深,他完全没想到这么深的一层,所以走开那么一天两天,便出了这样的大乱子。

  虽然匈奴依然会有人进攻过来,但是包围已经被破开,赵学立在后方已经为李牧他们的撤退做足了准备,匈奴兵一个个扑了上来,企图将赵学这一条血路封闭起来,但是这个做法却没有丝毫的效果,因为赵学他们的骑士是有备而来的,分成了一个个冲击的小队,敌人一反扑上来他们就冲散他们的攻击,这样保住了这一条血路的畅通。

  赵学已经决定让自己成为殿后的部队的,一直让其他人快些撤退,李牧带来的人或多或少都已经受了伤。

  “这里就交给我殿后,你们快些撤退!”赵学扯着嗓子喊道。

  王乙也一直退到了赵学的身边,立在了赵学身边,又准备充当起主人的死士,赵学看了看他的脸,不禁心中一酸,想要问候却知道现在不是时候,只是和王乙一样定眼看着周围。外围冲来一波又一波的匈奴战士,作为冲击的骑士部队也来得差不多了,赵学也开始挡在外围,为撤退的军队开路。

  大单于虽然是个智商一般的领袖,但是对于战争的指挥,确实不弱,他毕竟是个见过了战争场面的人,整顿军心,又一次开始了对赵军的反扑。

  自己的根据地怎么可能是这些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地方。

  他自己拔起剑,大喊了起来,一连串的匈奴语,其他的匈奴兵听到了,也瞬间被激励了起来,不怕死似的冲了上来。

  要说拼身体素质,赵国人和匈奴人比是有一定差距了,作为长期在外狩猎,侵略为主的匈奴人,身体总会比较健壮,他们族群可是连女人的骨架都会稍大。

  可是现在赵军有备而来,骑着马,几次冲击之后,还能保持着一定的平衡,不过赵学很清楚,这样的情况在持续下去,那赵军肯定是输定了。

  好汉不吃眼前亏,趁机撤退,才是王道。

  几个匈奴兵也看出了赵学的在里面的地位非凡,立即架剑冲了上来,真是这些虾兵蟹将,多来几个都不可能伤害到赵学。一记流畅的横劈,几个匈奴兵的立即中招倒下,王乙也一边砍一边大叫,想要在这里立下威势,缓下匈奴的攻击。

  一个领袖般的人物,一个满身浴血的战士,这两人无疑给赵军平增了不少的士气,也吓到了不少的匈奴兵,顿时的撤退变得十分的顺利。

  眼看撤退已经进行得七七八八,赵学已经是最后的一支撤退的队伍了。赵学立即下令,让殿后的军队也一起撤退。

  他举起剑的同时,一支箭直面地射了过来,幸好王乙的反应敏捷,立即用剑将这之箭格挡开来。赵学一看,只见面前一个大汉执弓怒视着他。

  看着服饰和那股气势,赵学知道这个人就是大单于。

  这梁子算是结下来了。赵学暗道,无论是赵国,还是右贤王,和大单于的关系已经恶化到无法修补的地步了。

  “在下赵学,我们以后还是会见的。”嘴角微微上扬,转身就驾马离开。

  大单于也知道面前的局势已经留不住眼前的几个人,他们都骑着马,数息之间已经奔出了数十米之外。他也听懂了赵学的话,在日后必然还会有一场恶战。

  “右贤王......”大单于咬牙狠狠地说道,他将这次的根源都归咎于大单于出卖了自己的所在地,归咎于右贤王的叛变。

  这一场战斗,确实折损了不少的兵,大单于自己的手下也少了几员猛将,却不知道那个赵学的来头,竟然有那么多的能人在他手下,自己的大将当于丘就在数十招之间毙命了,而且还没留下全尸。

  他立即安排起其他士兵去救助受伤的人,也开始统计起了这一场恶斗的受伤人数,加上自己那三千的援兵,这里死亡超过了一千个,几乎参与战斗的士兵都受了伤,大单于立即想起了被派出进攻右贤王的那个队伍,几经思索,决定让那部队先回来进行防守,等到养好精神,再对右贤王进行进攻。毕竟自己部落的人口并不多,连续的战斗可能会让自己负荷不来,到时候被赵军再来一次这样的偷袭,就承受不住了。

  在这一夜赵军的损失是比匈奴大得多的,李牧看着大单于派出了那么多的军队,却没想到他还留有一手,这次他带去的弟兄可是死了大半,连孙启都在这场恶斗里面失去,他突然有些憎恨起了自己。

  明明是个早已见惯了生死的将军,却无奈原谅不了自己冲动所犯下的错误。一直到了安全的地方,赵学赶上了李牧所在的位置,李牧一见赵学过来,顿时不知该说什么。

  “李将军,不用责怪自己,战场上不明了的情况太多,你也不一定能够百分百全部掌握。”赵学自然也吃惊,作为日后战国四大名将的李牧,竟然也会有这么冲动行事的时候。

  “赵公子若是要怪罪于我,我也无话可说。”看来众多弟兄的失去对李牧的打击太大,他竟然忘了赵学也不过是个小小的裨将,而自己才是这个边防最大的领导人物。

  毕竟这一次的损伤可是根源于自己的指挥不当,要是战场上正面的冲突,或者死去几千士兵,也是常事,但这一次在李牧看来,有一些弟兄是不该死的。

  经一事长一智,来自未来的赵学知道,李牧是个人才,一颗未经雕琢的璞玉,如果他一路顺畅,那么成就自然不会太大,像如廉颇,也曾犯下不少囧事,负荆请罪虽说是佳话,但也是证明廉颇也曾经犯过荒唐的错误。

  “这一次的事情,我也有脱不开的责任,李兄不应该全部都揽在了自己身上。我,确实不应该无声息的走开几天。”赵学虽然一开始是因为被绑走而离开,但是后面他也确实抛下了军队,和墨衡两个人去听儒家的授课,说到底,自己还是轻浮了些,毕竟自己是来守卫边防的,却没有留下一句话就跑了出去。

  这一句话说了出来,李牧的心里稍稍好受,当有一个人分担了你的痛苦,你也就没有那么辛苦了。

  “话是这么说,要是我听从你的劝告,实行剿抚并用的方式,或者就没有这次那么冲动的行为了。”李牧说道。

  “虽然这次损了不少的弟兄,但是李兄的这一次袭击不是全然无用的,你确实大大的榜上了忙。”赵学笑了笑,拍了拍李牧的肩膀。

  “哦?李牧不解。”这一次攻击很明显的打草惊蛇了,而且大单于肯定将对外的那些士兵都调了回来,要再次进攻可谓难上加难了,却一点都看不出赵学所说的好处到底在哪里。

  “要说大单于虽然笨,领兵去攻击右贤王,但是右贤王却是一个比较温和的领袖,甚至可能束手就擒,几句之下和大单于言好如初也说不定。但是被李兄这样一捣乱,无论右贤王怎么解释都没用了,大单于也认定了右贤王的叛变,还出卖了自己,这样右贤王没了后路,只能真正的投靠我们赵国了。”赵学几句话就点出了重点,之前右贤王投靠赵国,不过是因为利益的关系,以及自己的女儿成了俘虏,完全是一种交易,如果利益链条破裂,或者右贤王有了其他的贸易途径,那么这层关系可谓说破就破,是一层很薄弱的关系。

  但是现在被李牧这么一搅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右贤王起码在找到新的靠山之前,是不敢再离开赵军了,因为他知道若是自己一脱离,大单于的几万军队灭掉自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右贤王和大单于的矛盾,却在李牧的偶然袭击下,被完全激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