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八章





  赵学强忍着这些他听不太懂的话,不知道该如何收场了,只见子尧被气得不轻。

  墨衡轻蔑地看着子尧,然后说道:“夫子,墨衡来到当城本是求学的,但是墨衡不是来问礼的,我听说孔老夫子昔日向老聃问礼,不知老聃是如何回答孔老夫子的,不过我也不想知道了,我并不赞同夫子所说的儒家之道,既然夫子要赶墨衡走了,那我自己走了便是,殊不知这诸位师兄弟还有哪个要与墨衡一齐走呢,不过方才我怕是点到了诸位师兄的痛处了,就此拜别。”

  说罢墨衡便将身上的儒衣扯了下来,他里面穿着的依然是他来的那身黑色的衣服,这种举动好像是在向子尧示威,但是赵学已经不忍心再看下去了,子尧那张本是慈眉善目的脸庞此时已经是有些抽搐了,也难怪,墨衡当着这么多弟子的面就让子尧下不来台也确实有些过分。

  墨衡转身便离开了讲坛,赵学也悄悄地跟着墨衡,只留下勃然大怒的子尧已经众多的师兄弟还在讲坛周围,在墨衡走到当城城门的时候赵学赶上他了,赵学赶忙说道:“墨贤弟,你等等,为兄有话要说。”

  墨衡站住了,他看到了身后的赵学却是异常的高兴,他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赵学能来追自己,随即说道:“公子请讲,墨衡洗耳恭听。”

  “墨贤弟刚才的一番辩论为兄深感佩服,不过墨贤弟你这一走夫子定是勃然大怒了,你今后有何打算么。”赵学关切地问道。

  虽然已经明白这人是来砸场子的,但是赵学不能明说,他犹记得战国时期正是百家流派传人针锋相对的时候,尤其是儒墨两家,这两家从头打到尾,一直打到了汉朝才算罢休。

  墨衡笑了笑说道:“多谢公子的关切了,我本就不是儒家中人,与孔夫子的理念不同也是必然,今后我还会遍访名师的,求学之路是不可断送的,岂可为了做官就苟且于不道之下。”

  赵学听到了墨衡的话,心里有些伤感,他知道墨衡与子尧是定然不会相合的,但是他还是想结交这位墨家人,于是赵学从怀中拿出了自己的一些钱来,交到了墨衡的手中,然后说道:“墨贤弟,为兄实在没有什么好送给你的了,这些钱你就好生留着吧,只有填饱了肚子才能四处去求学啊。还望墨贤弟以后为事不要再像今日一样偏激了,夫子也确实没有害人之心,请你不要记恨于他。”

  “墨衡不知道要如何感谢公子了,他日如若墨衡学有所成定不会忘了公子的。”

  赵学却说道:“没事,我还不差这点钱。”

  “就此拜别,公子保重。”墨衡说道。

  看着墨衡离去的背影,赵学感到有些五味陈杂,他知道这一切并不是因为自己多么喜欢墨衡,全是因为自己的政治投资,墨家绝对不是一股可以小瞧的力量。

  可是赵学在墨衡转身的那一刻却流下了泪水,那种感觉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仿佛他遇见了知己,后代人永远也不明白墨衡的勇气,但是赵学在此时知道了,他虽然是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但是在赵学心里他却比那道貌岸然的伪儒强百倍。

  墨衡的儒学之旅就这样结束了,赵学也没有再回讲坛那里去,他是真的受不了这种古文言了,半白一点的话他或许还能接受,像子尧那种张口闭口就子曰诗云的风格他是一点也受不起,听得赵学这辈子也不想跟儒家的人再有任何交流。

  可是想法归想法,即便赵学听那些话比较费力,不过他也不会真的不跟儒家人交流,毕竟儒家也是百家当中的一家,而且又是决定未来中国走向的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所以也由不得赵学不接触。至于后世说儒家将中国祸害了千年,在赵学的眼里,这种言论近乎于扯淡,儒家还让中国强盛了两千年为什么不说。你让封建社会的人干资本主义社会的事他们干得了吗,占着说话不腰疼。

  刚刚走了一小会,赵学便听到了身后有一个人在喊自己。

  “公子!”赵学回头一看,原来是公孙善。这个家伙不知道什么时候醒来的,他们的车驾虽然是提前进入当城,不过自从赵学跟墨衡来了之后他们便一直跟着赵学,虽然说他们可以放任赵学一个人走,但毕竟还是怕有危险,之前墨衡砸碎罐子的时候他们就差点跳出来跟那个店家拼命,不过好在还是忍住了。

  “你小子什么时候醒的啊。”赵学嬉笑了一声,心想还是这样说话比较舒服一点,跟儒家的人待了才这么一会,就让赵学感觉天旋地转,看到公孙善之后简直就是如见到亲人一般。

  “嘿嘿,我也没睡多长时间。”公孙善跟了赵学这么长的时间,他也知道赵学不是那种将自己身份故意抬高的人,在没有外人的时候公孙善将赵学也是当成朋友一样,这个赵学虽说是王族,但是在对待自己人的时候,身上一点也没有王族的架子。

  “在外边转了这么长时间,李牧肯定该想咱们了,走吧,咱们回雁门郡去。”赵学笑着对公孙善说道。

  虽然赵学出来玩也没有几天的时间,不过他并没有很多的时间可以浪费在这种事情上,毕竟对付匈奴还是眼下最主要的事情,游玩归游玩,正经事可要抓紧了。尽管说这一次赵学的出行并没有多少游玩的意思,除了碰上劫匪就是碰上儒家、墨家,只能算是大开了眼界而已吧。

  李牧也不知道这两天赵学跑到哪里去了,跟手下们一打听说赵学出去转转便没有再管,他虽然对政治上的问题不是那么特别精通,但是在练兵这方面绝对是有自己的讲究,他只要一有空就抓紧时间练兵,而且让士兵们都精通了在拥有马镫情况下的战斗。

  此时李牧的士兵里不但有赵国人,也有许多匈奴人,尽管不太接受赵学的理念,但是这帮匈奴人确实是比较能打仗,而且训练他们也比较容易,到底天天吃牛肉的人比吃吃猪肉的身体好,不服不行啊。

  匈奴人天生就是骑马的好手,所以李牧教会他们用马镫之后马上就掌握了,这就是李牧比较欣慰的地方。

  “公子,李将军这几天会不会派人出来找咱们呢?”公孙善问道。

  “应该不会吧,我这么大个人又不会走丢,再说了,咱们李大将军可是个武痴,平时没事的时候就是训练士兵,哪顾得上我呢。如果他真的顾得上我的,咱们被柳下刃捆到山上去的时候就会有大兵来援救了。”赵学笑着说。

  确实,李牧在边关这么长时间,他自然知道柳下刃这个人,只不过他的任务是防卫匈奴,再加上柳下刃也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所以对于山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也是柳下刃能在这里安身立命的原因。

  倘若李牧稍微关心一下赵学,他就一定派人来山寨里查看一下。只不过李牧相信以赵学的本事再加上赵学的威名在赵国境内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这种放心让赵学感觉到有些哭笑不得,真不知道该怎么样说李牧才好,但是他明白,如果自己再失踪长一段时间的话,李牧就是掘地三尺也一定会将自己找出来的,不单单因为赵学是公子,还因为他们是至交。

  “赶紧往雁门郡跑吧,不然李牧怕是真的要派兵出来找咱们了。”赵学拉着公孙善赶紧上车,然后便奔着雁门郡的地界跑去,这个代郡,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坐在车驾上,赵学心思一直都在墨衡的身上,这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但是他所代表的东西绝对不是年龄可以比拟的。墨家学派并不是只有思想,还有技术,这是其他几个流派所不具备的。

  不知道墨衡到底会不会制造攻城的器械,不过就算他不会的话也应该有亲属会,墨家在中国的古代科学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赵学跟墨衡想拉关系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这个原因。

  毕竟赵学的理想是要统一六国,而墨家却是以止战文明天下,但是他们的器械一定要让自己用得上才行,最起码赵学心里是这样想的。不然一个穷酸少年怎么可能受到赵学如此青睐呢。

  想到了墨家,赵学又想到了公输家,以及那个发明云梯的公输班,这个介乎于神话与历史当中的人物还有没有给后世留下过宝贵的遗产,虽然他的技术并没有如墨家一样广泛流传,但是在器械上他绝对会独占鳌头,若是能找到公输家的人就好办了,因为赵学想亲自看一看传说中的机关术到底存在不存在。

  “墨家……公输家……儒家……真是宿敌啊……”赵学心中暗叹,春秋战国留下百家争鸣的局面还真是复杂,自己该讨好哪一家都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