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2)(1 / 2)





  沈夫人拍了他一下,笑着说:别管他,称唿而已,快说说嘉嘉上哪公干去了,这大过年的,也都回不来?他上峰也太没人性了吧?

  钟叔急忙解释:老夫人可不能如此说,老爷是奉旨出差,且是作为钦差副使,深得皇上重用,您往后就知道了。

  钟叔急忙打开中门,又招唿了家里的下人们一起来迎接,帮着搬行李,一个个都有些忐忑,不知道老太爷老夫人好不好相处。

  他们自从进了这沈府,日子就过得极好,沈大人大方善良,从不责骂下人,月银也给的多,吃的穿的都比照着大户人家管事来,再没有比这里更舒适的地方了。

  管家带着二老在家里参观,走到沈嘉的院子时停了下来,解释说:老爷平日不让我等进他的院子,怕吵,二老可要进去看看?

  此时天已经擦黑了,沈夫人虽然想进去看看儿子住的地方,但也不急在一时,先不了,大家劳累了一路,先安置吧。

  是,您二老就住在无忧阁,那是老爷特意给您二老留的院子,也都打扫干净了,本以为二老要年后才来,有不满意的地方您尽管提,库房的钥匙一会儿就给老夫人送去。

  沈家二老只知道沈嘉高中状元,在翰林院升了官,他们听说翰林院就是个清水衙门,怕沈嘉这个年过的不好才提前来的,连家里贵重的摆件也带了不少来。

  可一路参观过来,他们已经傻眼了,这沈府里的摆设无一不精,博古架上的宝贝随便一样都是他们家拿不出来的,等打开库房,看到库房里满满当当的,更是震惊不已。

  难道他们儿子这半年就已经成了大贪官了?沈老太爷试探着问:平日上门送礼的人是不是很多啊?他看到不少东西还是用礼盒装着的,肯定是别人送来的。

  管家笑着说:是不少,老爷受宠,又在户部任职,确实挺多人来走关系的,且高门大户里平时就是相互走礼的,人情往来也多,只是老爷不在,许多礼就没收。

  等夜里回房关上门,沈老夫人才忧心忡忡地问丈夫:老爷,嘉嘉这样不太好吧,虽然一直听说无官不贪,可他才多大,以前他可最痛恨贪官污吏的。

  沈老太爷叹气说:这官场上的事咱们也不明白,就甭管太多了,嘉嘉自小懂事,他心里有数的。老太爷心想,如果沈嘉真的迷失了方向,那他们一定要告诉怀安先生,让他好好教训他,他们家又不是穷的过不下去,没必要行那贪污之事。

  赵璋当天晚上就收到了沈家二老来的消息,神情顿了顿,最终只是说了句:知道了,让人关照一二,沈嘉不在,别让人欺负了二老。

  第五十四章 算计与反算计

  沈嘉这个年最终还是在大名府过的,除夕当天,沈嘉和秦掌院跟着姚知府亲自去探望了灾民,城门口的帐篷已经收掉了,灾民集体移到了城里的济民所,虽然拥挤了些,但比帐篷暖和。

  除夕这天,官府给灾民准备的伙食也很不错,每人分到了两个大白馒头,还有一大勺酸菜烧肉,虽然肉不多,但灾民已经很满足了,要知道平时每天只有两碗清可照人的稀粥,好一点的时候会分一块粗粮饼子。

  沈嘉听说,济民所里的灾民一生病就会移到隔壁居住,屋里每天都会用醋消毒,遇到大雪天还会每人给一碗热热的生姜水,比起其他地方,大名府的灾民已经过的非常不错了。

  说起来还要感谢沈大人,本官也是借鉴了沈大人赈灾的法子,尤其是将病人隔离开来真是太明智了,大夫们也说风寒容易感染,分开会好许多,还有饮用水也换成了煮开的水,保暖又干净。

  这是沈嘉殿试时的策论答题,赈灾一直是朝廷的大事,每年花费的钱粮不少,沈嘉这篇策论重点从细节出发,得到了不少大臣的赞同,后来赵璋便将这篇文章印发到各地,让地方借鉴起来。

  沈嘉看了一圈,其实还有不少地方想提醒姚知府改进,但考虑到这时候的经济水平,许多事情未必能做到位,能护着灾民安然度过冬天已经非常仁慈了。

  沈嘉谦虚道:能对大人有用就好,下官见灾民个个身体健康,可见都是大人的功劳,不过灾民人数多,都聚在一起无所事事也不是办法,不如给他们分派点事情做。

  姚知府不太上心地说:寒冬腊月的,田地里也没活干,也不适合开工动土,不如等开春后再让他们回去修建房屋。

  也未必要做体力活,可以做点轻便的手工活,比如妇人可以做点缝纫浆洗的事情,男人们体力好的可以替府衙做点粗活,也可能帮着衙役巡巡街什么的,年纪小的可以收点手工活做,老人家有学识的可以给幼童上上课,哪怕教教他们如何种地也是好的。

  姚知府觉得沈嘉太异想天开了,这群低贱的贫民,吃不饱穿不暖,每天恨不得窝在屋里发霉生根,哪里愿意出去做事,何况官府也付不起银钱。

  姚知府如今不会明着和沈嘉过不去,面上赞同地说:沈大人才思敏捷,不过具体安排还得多方绸缪,本官会与各位大人商议此事的。

  秦掌院虽然不太懂实务,但他觉得沈嘉的主意不错,人是要动起来才有活力的,而且有事情做也能强身健体,让这群灾民多做点事,以此得到更多一些的食物,他们必定是愿意的。

  而且也要让他们明白,赈灾并非不劳而获!

  我觉得沈大人说的挺有道理,也无需让他们做太复杂太重的活计,能为官府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好的。

  听秦掌院也这么说,姚知府痛快地点头:等过完这个年就安排起来,两位大人放心。

  灾民没什么好看的,走了一圈姚知府就要带人回去了,沈嘉却还想问他们一些事,他懂的民事太少,这样不利于做个有用的官。

  大人们先回去吧,下官见此地幼童不少,想与他们玩玩。沈嘉说道。

  秦掌院觉得他童心未泯,打趣道:沈大人自己还是个孩子呢。今天沈嘉来的时候就让随从带了些糖果蜜饯,说是要送给小孩子的,听他要留下来也不稀奇。

  姚知府分了两名小吏在这帮忙,带着其他人先离开了。

  他的师爷路上私下问:大人,留沈郎中在那妥吗?万一有人乱说话

  一群无知愚民能说些什么,何况这么久沈嘉都没查出问题来,显然是找不到的,就算听到一些疯言疯语也要有证据才行。

  那属下就放心了。

  你去替本官办件事,今晚的宴席让人多敬他酒,醉酒了才好办事,他害的珍珍没有好归宿,总不能便宜了他。

  那您是想

  姚知府恶劣且淫荡地笑了起来,看他那副花容月貌,如果能便宜了凌靖云倒是不错,可惜凌靖云武艺高强,未必能中圈套。

  师爷觉得这点子太损了,一下子暗算两个人,而且凌靖云岂是那么好暗算的,于是劝道:两个男人在一起也没什么,事后当风流韵事也就罢了,不如给沈嘉送个他拒绝不了的人。

  谁?

  提刑按察使大人的掌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