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0)(1 / 2)





  姚知府还算淡定,毕竟他侄儿是禁军统领,身份不比凌靖云低,但面对这位年轻的后生,他内心还是忐忑的。

  不知凌副指挥使来大名府有何公干?

  凌靖云不耐烦搭理他,他连姚沾都爱答不理,何况是他的家人,开门见山地说:本使奉皇上之命来给两位大人送东西的。

  等那一包包东西送进沈嘉的客房,连秦掌院都忍不住过来看了,怎么回事?

  沈嘉还没拆开,但已经能闻到浓重的药材味了,凌靖云也没有要隐瞒的心思,直接说:皇上听闻沈大人病了,特命本官来给两位大人送点药材,免得两位大人病了没有对症的药。

  沈嘉的风寒早就好了,听他这么说心里感动的很,但又怕别人误会,解释说:皇上如此体恤臣子,实在是臣民的福气,秦掌院这几天也正好有些咳嗽,不知有没有对症的药材。

  凌靖云拿出一叠药方递给他,语气微妙地说:沈大人不妨自己找找看,这些是洪院使开的药方。

  沈嘉觉得这几张纸有千斤重,他忽略秦掌院沉思的目光,翻看了一遍,然后拿了一张出来递给秦佟,这张应该就是了,你看看药材是哪些,拿回去给秦大人煎药吧。

  洪院使开的方子,秦佟是没有一点疑问的,他也没想那么多,以为这些药材是送给两位大人的。

  凌靖云拿出两封信分别递给秦掌院和沈嘉,信封虽然是一样大的,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沈嘉那封信更厚。

  不过大家没多想,毕竟沈嘉才是这次巡查真正的主使,事情都是他在做,皇上有事情直接交代他也正常。

  沈嘉没敢当着大家的面拆信,可秦掌院已经拆开看了,看完后只对凌靖云说了一句:知道了。然后就背着手离开了。

  沈嘉几乎是逃进房间,门一关,才敢拆开信,赵璋这回的信内容丰富,语气温柔,通篇都是关怀和担忧,自然也写明了那些药材和药方的用处。

  见赵璋居然在信里说自己受伤了,沈嘉跑出去拦住凌靖云,拖着他到一旁低声问:皇上受伤严不严重?他一点都不信赵璋的话,什么破了点皮子,如果真是这样,赵璋根本不会和他提。

  凌靖云可不知道皇上在信里写的什么,既然沈嘉知道了,也就没隐瞒,将当天的经过和皇上的受伤情况三言两语告诉他,说完盯着沈嘉的反应,见他好看的脸揪成一团,眉头微蹙,一副焦虑的模样。

  漂亮的人连五官皱成一团也是好看的,凌靖云突然就有些明白皇上的感受了,一个像沈嘉这样的男人,才貌双全,又能天天见面,会被迷惑很正常。

  说实话,他开始是看不上沈嘉的,一个文弱书生,也就长得好看一点而已,最多也就是皇上在宫外的一笔风流债,能掀起什么风浪?

  结果这人不仅敢甩了皇上,还能在多年后重新得到皇上的谅解,破镜重圆,这可不单单是一张脸能做到的了。

  凌靖云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他是个功利的人,既然沈嘉对皇上如此重要,他当然要好好巴结着。

  沈大人放心,宫里有洪院使,皇上的伤并无大碍,只是需要多休养。

  沈嘉撇嘴,低声说:一国之君,哪里有休养的时间?怕是躺在床上也要处理国事的。

  这倒是真的,凌靖云无法反驳,突然就觉得沈嘉是个明白人,他似乎一点不畏惧帝王的威严,也不图帝王的富贵,反而一副嫌弃的表情,真是个妙人。

  沈大人如果不放心,可以写封信回去问问,想必皇上应该已经痊愈了。

  信肯定是要写的,他还没跟赵璋汇报大名府的事情呢,而且马上就过年了,他的思念之情就快压制不住了,虽然回不去,但能通信也是好的。

  凌副指挥使何时回程?下官还有些东西想请凌大人捎回去。

  凌靖云挑挑眉,冷淡地说:皇上命令本官近身保护大人,暂时就不回去了。

  沈嘉意外地看着他,凌靖云可是锦衣卫副指挥使,工作忙就不说了,位高权重,赵璋怎么会派他来保护自己?就算是秦掌院也不该有这样的面子吧?

  他讪讪一笑,没这必要,不如凌大人替下官将信带回去,下官会与皇上说明的,大人事忙,若是因为下官耽误了正事,下官担待不起。

  凌靖云双手抱胸,冷漠地看着他,嘴角微微一勾,嘲讽道:沈大人,本使从来只听皇上的,你有本事就让皇上亲口招本使回去吧。说完一副好心情地离开了。

  沈嘉都看不明白凌靖云对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了,说他鄙视他吧,又好像不是,说他接纳他吧,又分明看出他的不耐烦,真是个矛盾的人。

  因为凌靖云的到来,大名府上下全都紧张起来,过年本来是收礼的黄金时节,可是因为锦衣卫在,今年府衙上下官员连一个鸡蛋都没敢收,深怕被锦衣卫知道当成受贿抓了。

  姚知府私下向秦掌院打探消息,锦衣卫副指挥使亲临,又一副来了不走的架势,他可不信凌靖云不是来办正事的,而锦衣卫能办的正事多数都有官员有关。

  不是姚知府自恋,整个大名府需要出动锦衣卫副指挥使亲自办案的对象只有他了,一时间,姚知府都要怀疑自己曾经做的事情败露了,甚至都怀疑秦掌院和沈嘉北上也是因为他,至于其他地方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

  他终日惶惶,偏偏这时候他女儿还在继续犯花痴,继昨日食盒被沈嘉扔了之后,第二天她依旧锲而不舍地给沈嘉送东西,这次送的还是一双她亲手绣的荷包。

  凌靖云当时也在场,看到这一幕时连眼神都变了,看沈嘉的眼神简直跟看死人没两样,他暗忖:这沈嘉果真是男狐狸精变的吧?居然敢三心二意,真不怕皇上抄了他的九族吗?

  沈嘉气坏了,看着来送东西的丫鬟沉声问:你们大小姐是否天生痴傻,听不懂人话吗?

  那丫鬟委屈地跪在地上,小声说:沈大人,我家小姐真是一片真心,您就算不接受也不可如此糟践她。

  沈嘉怒极反笑,冷哼了一声:自己不自重还想别人如何尊重她?本官三翻四次告诫她,既然她听不进去,那本官只好与姚知府说道说道了。说完他让何彦带着那个荷包去找姚知府,凌靖云本就关心此事,当然也跟着去了。

  姚知府那天听了何彦一番话就臊得慌,当天回去就和姚夫人说过了,他也不好直接去和女儿说这种事,只让姚夫人看好女儿,别再出去丢人现眼。

  可姚夫人膝下只有这一个女儿,从小宝贝的跟什么似的,虽然也觉得女儿做错了,可却没太当回事,不过是女儿看上了一个年轻官员而已,听说还是户部郎中,年纪轻轻前途无量,如果能促成好事也没什么不好。

  所以当得知姚大小姐给沈嘉送东西时,她只是告诫了一番让她别太出格,送东西也不能送有私人印记的,至于其他,她觉得也没什么不妥。

  后来得知她女儿送出去的东西对方并没有接受,还生了一场闷气,对贴身嬷嬷抱怨道:不过是个乡下小子,一朝鲤鱼跃龙门就不知自己的斤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