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十七章形胜之地(2 / 2)

而就在九月初一日这一天,董策招募流民,发给粮食的告示,已经是贴遍了左近的州县,自大同镇以北,宣府以西,方圆二三百里之内,都有得闻。

大石崮。

和几天前相比,这里已经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董策等人不知道的是,大石崮这里,其实在明季之前,还颇有几分名头。

此地在明季之前,地势远远比现在要险要的多,在此流经的这两条河,洢水河和甘河,曾经都是大同以北赫赫有名的大川,浩浩汤汤,宽有数里之遥而在此往北不远处,就是长城,出了长城,就是塞外。

往南十几里之外,则又是大同以北的莽莽群山,偏生在大石崮左近,向南向北,地势都相对平缓许多,方便大队人马通行。这种地形,正是兵家必争之要隘。而且这里有大川流过,植被茂盛,草高而密,也是驻屯大军,放牧战马的天然所在。

地势极为险要。

此地乃是大同之锁钥,从长城破关而入,想要南下,想要东进,必须要经过此地。

牧用赵卒,大破临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昔日先秦赵国大将李牧,便是在此地击溃林胡主力,把赵国的边境线向北扩张了三百余里

秦始皇修长城之时,此地便是一个重要的转运点,蒙恬率大军三十万戍边,这里曾经驻扎过五万军兵。

北魏之时,此地曾是拓跋氏勋贵们镇守的平城代郡之下。

金国穷追耶律延禧于云内诸州,也曾经在这里狠狠的打了一仗,杀的辽军溃败。

此等形胜险要之地,若是在雄才大略如太祖朝,成祖朝,定会建设要塞,设立重兵把守。一旦此地守住,则方圆百里得安,重镇大同,也有了北地之屏障

但是在这皇朝末日的崇祯年,此地却是废弃已经不知道多久了,连一个动问的人都没有。

而这里,终究会因为一个人,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虽然已经荒废百年,但是这里那高耸雄壮的断壁残垣,倾颓的城楼,四处可见的箭簇断刃,还是能看到昔日的积分辉煌。

此时此刻,董策便站在大石崮高耸的城墙之上。

经过百多年的荒废,这里已经残破不堪,大部分的城墙都消失不见了,只留下几处留存。便是留存的这几处,外面的大条石也都已经被拆去,想来是被左近的百姓给取走去盖自己的房子或者干脆垒猪圈去了。大条石被剥走,露出了里面的夯土层。就连这些夯土层上,都是生出了一层高高的杂草,灌木丛生,此刻在董策面前,就有一株不知名的灌木,半人来高,上面长了一簇红灿灿的果子,看上去颇为的喜人。

一支修长白皙的手伸出来,把那一串红莹莹的果子摘下来,伸手擦了擦,便放到嘴里。

浆果在口中炸开,一股难言的甘甜滋味儿在唇齿间绽放,香甜的沁人心脾。

“嗯很好吃,甜的”董策满意的点点头,有点儿喜出望外,又吃了一个,便把这一串果子递给身后众人。

大伙儿赶紧称谢分了,都是一番赞叹。

在这个时节,能吃到果子可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粮食都不够,哪里还有果子可以吃

董策恍然发现,这似乎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以来,第一次吃水果。

不知不觉,已经有几个月了吧前世的那些记忆,不知不觉之间,都已经变得模糊,便是现在回想起来,也只是脑海中朦胧的一个印记,而此时眼前的这些,山川大地,士卒坚城,却是如此的清晰。

自己,也越来越像是这个时代的人了,终究会慢慢的融入进去,到了那时候,前世的一切,也就抛开吧

董策手扶着城头那些历经百年的风刀霜剑,已经变得坚硬如铁的夯土断壁,心中感慨翻腾。

远处,夕阳如血。

“可惜,真是可惜”一边的石进叹了口气,指着城墙上下:“这城虽然不大,城墙却是这般的高大,安乡墩的墩台还要大些高些,可惜却荒废成这样。”

周伯也是吁了口气:“前人不知道花费多少心血建成的,瞧瞧那大条石,跟人一般大,这夯土,怕是刀斧剁上去也就是一条白印儿。啧啧,可惜”

董策闻言,也是心有戚戚。

啃书小说网KenShu.CC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