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四章 春江花月夜(2 / 2)


“卿家起来,闻卿原为圣上的起居舍人,不知是否?”

“回王上,正是。”

“甚好,寡人要建一翰林院。编修国史,记载寡人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多以文学之士而充之,寡人就先命你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同是五品。卿家可愿?”

“王上所命,臣岂可推辞,谨受命。”虞世南恭谨答应。

杨宣凝微笑,历史上称此人沉静寡欲,精思读书,从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学习书法。他地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

又称虞世南有五绝。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学。四文辞,五书翰。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今日得他,的确大善。等一年过后,虞世基未必留下,说不定反而调去翰林院,但是此人,可重用,先调到中书舍馆。

这二任命一出。谁都可以看出。杨宣凝是有意安抚隋朝旧臣了。

“裴矩何在?”

“臣在。”邪王石之轩上前拜倒。

“卿家献城有功。又有功于西域,寡人任你为兵部侍郎。卿家可愿意?”

“臣恭谨受命。”石之轩拜倒谢恩,谁都知道,现任地兵部尚书刘子翊年已经七十,干不了几年了,侍郎之位,日后就在正三品尚书之职,不可不为重用。

“恩,大事已成,诸卿,不知还有何事?”

“王上,还有一大事,宫中诸妃和皇后,以及留在宫中地赵王,如何处置,还请王上示下。”魏征上前说着。

“恩,这正是大事,这样吧,宫中宫女,如有家人,全部放出,自行嫁人,如无家人,留在宫中,寡人也可许之功臣无婚者。”

“至于圣上诸妃,如受圣宠者,各可带太监二十,户部按品级授田,妃级可授五百亩,以下递减,以为自用,这是寡人心知,如无此条,以后诸妃难以存活,卿等岂不闻,冷宫多饿死冻死之事?圣上之妃,寡人不愿薄待如此。”

这言一出,顿时人人跪拜:“吾王圣明。”

要知道,隋炀帝广征天下美女,建西苑十六院,又有三百二十名美女,兼天下美色,各臣如是清醒者,当然担心杨宣凝见此佳丽,而沉迷女色。

杨宣凝虽然知道宫中肯定多佳丽,但是不愿意玷污皇帝的妃子,这在政治上名声也就罢了,反正经过五胡,现在天下风气开放,话说原本历史上,李世民可是真正的母女花一起享受,不但娶隋炀帝之公主,又将萧皇后入宫,也没有见得人说他——但是这仅仅是

隋炀帝的尊重。

“至于萧皇后和赵王,先召见她们吧!”

旨意已下,没有多少时间,萧皇后和赵王都入得殿中,各人一看,都地一惊,只见萧皇后云髻高耸,雾鬓低垂,宫衣华丽,又显出美妙成熟地身材,虽然脸色略苍白,但是美眸流盼,仪态万千,比一般的少女又多一份独到的成熟果实般诱人的风韵,当真是绝色,倾国倾城,让人目旋口迷。

杨宣凝也是心中一动,他记起了她的事迹。

历史上风流一时、迷君倾国地红颜女子不计其数,然而能象萧皇后那样数经改朝换代,总伴君王之侧地女人却是寥寥无几。

萧皇出生时,当时著名地占卜奇人袁天纲曾为她的相貌而惊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她地生辰八字,最后得出了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

由于有这一句“母仪天下”,杨广非常尊重她,皇后之位一直没有变,日后杨广上位,她也出了不少力,后来,宇文化及兵变,杀了隋炀帝,又当了他的淑妃,宇文化及死,又当了窦建德地宠妾,后当了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

据说,贞观四年,唐朝大将李靖大破突厥,索回了萧皇后。这时萧皇后已是四十八岁,但是还没有半点老态,其诱人的风韵,让李世民不禁为之心旌摇曳,封为昭容。

而在她身后地赵王,此时只有十一岁,虽然身穿王服,但是脸色苍白,眼睛红肿,显是哭过,本来他应该是宇文家兵变,此子在帝侧,号怮不已。因此斩之于帝前,血贱于御服,时年十二。

>.帝风动不进膳,亦终日不食。又萧后当灸,先请试炷。后不许之,泣请曰:“后所服药,皆蒙尝之。今灸,愿听尝炷。”悲咽不已。后竟为其停灸,由是尤爱之。

“大胆,见了王上,还不见礼?”一声怒吼打断了他的思考,直见虞世基上前喝骂。

“唐王受封于圣上,圣上未崩。正统还在,我为皇后,岂可跪之?”萧皇后手拉着杨。不肯下跪。

虞世基又要喝骂,却见杨宣凝摆手说着:“萧皇后说的有理,圣上未崩,正统还在。不必拜我,不过,萧皇后,你也知道大势,寡人也不会矫情拜你,你和杨。寡人给你一千亩地。一处宅地。你可挑选二百太监和侍女,以居之。只是切守本分,不可多事,寡人心在天下,志在千古,也不会容不得你等二人,你等下去吧!”

萧皇后听了这话,说着:“唐王果还念得先前几分君臣之情分,既然如此,我就为多谢你了。”

说完,折腰一礼,就拉着杨下去。

见她离开,诸臣面面相觑,正要赞颂,杨宣凝却已经下得座来,来到殿外,此时,已经接近黄昏,夜风吹动,殿上***通明,而居高临下,江水可见,凭栏而望,久久不言,然后才说着:“圣上英明神武,今天落得这个地步,寡人真是叹息。”

又低声吟着:“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众人一听,就知道是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隋炀帝精于文才和诗歌,其中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中代表。

《旧唐书.音乐志》云:“后主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常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可知陈后主之原作相当妖冶艳丽。但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却是意境优美的写景诗,写尽春江美丽地月夜景色,境界开阔,极富动感。

这时,魏征又上前说着:“恭喜王上,王上既见圣上之沦落,必心有警惕,不复重蹈覆辙,此诚社稷之福、天下之福,万民臣工之福。”

这一句话一出,顿时将一种感伤地气氛一扫而光,杨宣凝心赞魏征既是赞美,也是劝谏,心想此人就算不如原本历史上,喜欢强谏,也很是愿意多出谏言,当下笑地说:“正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寡人有一诗,也是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光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本是日后张若虚之诗,此是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地感觉,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地极佳之句。

诗的内在感情热烈深沉,又以自然平和而宛然流出,实是不朽之诗篇。

诗一成,不顾群臣之眼光,手指明月初生,不由哈哈大笑,声震整个帝宫与江上。

此情此景,指点江山,言感古今,江山如画,舍我其谁?论得平生多少事,只有一股英雄气为之心声,驱之共在而已。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