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三十九章 干柴烈火擦枪走火

第三百三十九章 干柴烈火擦枪走火

不是晋王不想看,是他不敢。

他就这么沉默着度过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再见芳嫔已是半年之后。

虽然晋王一直刻意回避着进宫,可是身为皇子,他又怎么能总避着不和父亲见面。终于在八月十五中秋夜宴上,他与芳嫔碰了个照面。

其实在席间晋王已经看到她了,可是现在身分有别,他不能多望芳嫔一眼,生怕被有心之人看出什么去。

于是在夜宴中呆没有多一会,晋王就说自己不舒服先行告退。

但他走出的宴会大殿没多远,就被有芳嫔堵在了一个角落里。

她一改往日的柔弱,眼眶泛红,眸光凌厉的盯着晋王,质问他为何弃自己于不顾,当初的海誓山盟,为什么这么快就抛之脑后?

晋王虽然想一直作一个木头人,不痛不痒,可是面对心爱的姑娘,他总归是不能继续装瞎。

于是,久不见面,干柴烈火的两个人就在一个无人注意的偏殿上偷食了禁果。

当然由于紧张当时晋王的体会并不太好,芳嫔却因为终于把交给了心上人而一改之间的颓然怨忿,变得容光焕发起来。

就在两人慌里慌张的收拾衣服时,晋王看到窗外飞快的闪过一个小小的人影。

他马上机警的跑出去看,可是窗外除了深秋带着湿冷的微风,什么都没有。

可是晋王越想越不对劲,觉得那个人影很像他的四弟燕王。

于是心里有鬼的晋王出宫之后就开始有意无意的与燕王走得很近,甚至旁敲侧击的提醒过,只要燕王不乱说话,不多嘴,晋王定会好好报答他。

燕王当时不过十岁出头,虽然身影还是孩子模样,可是性格却有异于孩童的冷毅刚健。

对于哥哥的多次提醒,燕王应对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装傻充愣。

这么一来,晋王倒真觉得那一夜是自己看花眼,自己吓唬自己。

本来大家就要恢复到以前相安无事的阶段了,有一天宫中关于芳嫔的流言忽然大爆发,其中就有两人在中秋夜宴之后相会的传言。

晋王听罢当然着急了,可是还没有顾得上细查是谁走漏了风声,他的亲娘皇后就从宫中送来密信,说此事多半与燕王有关。

至于为什么,皇后表达却有点含糊其辞。但既然皇后开了口,就算细节再不明确,晋王还是选择相信母亲。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当然就对燕王怀恨在心。

所以在有机会入宫的时候他就与芳嫔商量把这件事情全部推到只有十岁出头的燕王身上。

芳嫔爱晋王入骨,根本不管什么对对错错只要是晋王说的,她全听就是了。

于是,在洪武帝动了雷霆之怒后,芳嫔冒着被凌迟的风险一口咬定是与她相好的人是燕王。

洪武帝当然是不信,对芳嫔用了各种刑具,最后都有上膑刑,芳嫔都咬紧牙关,没有透露出有关晋王的半个字。

芳嫔受刑之时晋王正好在皇后宫中,虽然距离远,可是芳嫔凄厉如鬼魅的惨叫还是传到他的耳朵里。

他痛苦之极,又不敢为芳嫔做什么,除了躲在母亲的宫殿里哭泣就再没有其他方法。

而在最难熬的日子里,他为了让自己好受一点就在心把一切罪责都算在了燕王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