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民国有点田_173





  之前之所以选择在省城,一方面是自己根基太弱,在上海发展太困难。二来也是当初对省城最熟悉,下意识的觉得那里是自己的底盘,比较可靠。即便在后来,公司发展起来了,她也是一心一意的留在省城,希望带动省城经济发展,让省城的老百姓也能因为她过的好一些。

  可是这次的事情让她清楚的知道了自己想法太过简单了。

  这时候的政府并不是未来和平时期的政府。

  现在的政府,内部斗争严重,外部也互相勾结。并不是真正的为了老百姓,也许未来黄三势力大了之后,政府也不会再维护她的人身安全,到时候就是自己遭殃了。

  而且省城的势力太过单薄了,政府如果想要对付谁,易如反掌。而上海就不一样了,各方势力互相牵制,所以这里的环境看似复杂,反而更加安全。

  想明白这些之后,她就决定要往上海发展了。

  至于省城那边,也可以继续经营,当做分厂。但是总部要慢慢的转移到上海来。以后即便省城发生事情,她还有上海这边作为依靠。

  为了让林蕙安心,她将这些事情简要的分析一番,“这关系到我们江南集团未来是否能够继续生存,林蕙,你责任重大。”

  林蕙听到这些原因,更加不愿意留在上海了,“既然这样,那你留在上海,我回省城去。他们要对付你,可我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交集,应该不会对付我的。我比你更安全。”

  阮会珍心里一热,感动道,“不用担心我,他们想要对付我,还得掂量掂量。至于你和小辉,还是在上海比较好。你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小辉着想。作为一个母亲,你有责任让孩子生活在比较安全的环境。”

  “可是我不放心你,会珍,你别回去了。我不想你出事。”

  自从霍城说没就没了,林蕙也发现人的生命太脆弱了。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她现在除了小辉,就会珍最亲了。她不想让这个唯一的朋友也出事。

  阮会珍却摇了摇头,面色宁静道,“有些事情,我必须去面对。”见林蕙还要说,她道,“你不要再说了,上海责任重大,别人我不放心,也不信任。只有你能够帮我做这些了。你一定要帮我。”

  听阮会珍都这么说了,林蕙眼睛一热,抿着嘴点头,“好,我帮你,我一定帮你。”

  虽然让林蕙来发展上海的事情,阮会珍也不是什么都不做。

  她手里现在有些资金,除了买房子的钱之外,还能支持她买一些地皮,这些都是她的私人资金。在徐青云的帮助下,买了几块地皮之后,她就去制衣厂这边找陈景云,准备盖厂房的事情。

  陈景云正头疼,见着她来了,如蒙大赦,“阮总,你可来了。”

  阮会珍见他这火急火燎的样子,问道,“是工地出什么事情了吗?”

  “不是的。”陈景云叹气,“还不是那个什么传教士弄的麻烦。之前阮总您不是吩咐要让这些厂里工人的孩子都能上学吗,我就找了几个识字的老师回来教学生,这个传教士就是那时候来的。我看他是个洋人,也不好让他走,就让他留下来教孩子了。结果他整天在课堂上讲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本来还挺乖巧的孩子们,整天都在家里念圣经,吃饭之前还闭着眼睛祷告,那些工人能以为孩子们中邪了,不让他们去学校了,说那个洋人是妖怪。”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多谢亲们支持。

  第64章

  陈景云说起这些就头疼啊。

  现在虽然不像清廷的时候那样,老百姓们把洋人当妖怪看。可是好多老百姓依然对洋人的看法很不好。觉得就算他们不是妖怪,做的事情也不会是好事。

  特别是孩子们去学堂里待了一阵子,回来就变的奇奇怪怪的,更是让这些工人们不放心了,所以索性把孩子们留在家里,不让他们去学校上学了。

  这样一来,孩子们在家里也闹腾。

  陈景云也免不了有些‘崇洋媚外’的想法,不敢明着把人家赶走,所以也只能硬撑着。现在看到阮会珍来了,他心里顿时送了老大一口气了。

  阮会珍了解情况后,问道,“这个洋人怎么样,有没有做出什么让厂里不好的事情。”

  “这倒是没有,我和这亨利先生接触过了。他就是个传教士。”陈景云说到这,脸上还有些不自在,点了点自己的脑袋,“我觉得他这里有些不对劲。”说的难听就是脑袋有问题。

  “怎么不对劲?”

  “他对孩子们说,那些租界的洋人们是侵略者,他们是在犯罪,上帝会惩罚他们的。还说他是代替上帝来赎罪的,为他的国家和同胞们。”

  “……”

  陈景云见阮会珍没说话,小声道,“阮总,你说这人该怎么安排,他在这地儿,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虽说这是咱们华夏人的地界,可要是孩子们都被他交的到处去说,那些洋人找上门来怎么办啊。这上海的洋人和省城的洋人可不一样啊。”租界的洋人,在政府面前都有嚣张的资本。

  阮会珍道,“你先别担心,我待会去会一会这位亨利先生。”